Archive for the ‘看世界’ Category

千年临床与诺贝尔-青蒿素、螺杆菌…

Friday, May 13th, 2022

以身试医(3)

屠呦呦在诺奖仪式上的讲话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青蒿素治疗疟疾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与西医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的国医第一次在诺贝尔亮相。

屠呦呦在她演讲的结尾部分引用了毛泽东主席所说的“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毛泽东在解放初就提出了“西学中的中国医学(国医)的大方向
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给杨尚昆的信中谈到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的问题,“我看如能在一九五八年每个省、市、自治区办一个七十到八十人的西医离职学习班,以两年为期,则在一九六〇年冬或一九六一年春,我们就有大约二千名这样的中西结合的高级医生,其中可能出几个高明的理论家”。
几十年后,我们有了无数这样的“高级医生”,也正如主席所预言的,其中出了很多“高明的理论家”。屠呦呦就是其中之一,她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研究国医的“高明理论家”。

屠呦呦诺奖演说结束前还指出:“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青蒿入药,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2,600多年前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后的《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记载。

在屠呦呦团队科学家们的研究过程中,他们“在收集整理阶段,阅读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并收集他们用于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在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1969年屠呦呦主持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
屠呦呦瑞典演讲中道出了这些国医药研究者成功的秘诀:
“当我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公元3-4世纪初)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的截疟记载。”

在建国后多年的探索中,国医的许多科研成果,已经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TO)的认可,而青蒿素只是其中之一。虽然这是国医第一次登上诺贝尔的奖台,但我们知道,数千年临床中发现的“灵丹妙药”,绝不止青蒿素一个?尽管现实世界的诺奖并不是十分公允,但相信国医与诺贝尔还是应该会有更多的交织的?

下面是一个亲身经历的、国医与诺奖擦肩而过的故事:

因为在澳洲,所以特别注意到在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是授予了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细菌———幽门螺旋杆菌。
马歇尔(Marshall)于1974年在西澳大学获得医学本科学位。1981年在皇家佩思医院做内科医学研究生时遇到了一位对胃炎感兴趣的病理学家罗宾·沃伦,他们一起研究了与胃炎一起出现的螺旋杆菌。1982年,他们做出了幽门螺旋杆菌的初始培养体,并发展了关于胃溃疡与胃癌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假说。
“为了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马歇尔服用了试管里面的幽门螺旋杆菌,并且随后罹患胃溃疡,而他之后使用了抗生素将胃溃疡治愈。”

当年轻的马歇尔还在念研究生、当他如神农一般不惜以身试毒,全身心投入螺旋杆菌与胃病关系的研究时,北京中关村医院的一位老中医杨大夫(40多年前的事,记不清他的名字了),以“痢特灵+中药汤剂“治好了我先生的胃溃疡,治愈得十分彻底,40年来没有重犯
我先生因胃溃疡吐血,住院急救。出院后,到中关村医院找到了杨老大夫。当时我们全家老小都找他看病,从近百岁的老婆婆的头痛,到几岁小儿子的感冒咳嗽。老先生一般开三副药,总会安慰我们说,吃一、两幅就会好。事实的确如此,杨老大夫的药非常灵,每次总是一、两副就药到病除。

杨老先生80年代初所用的“抗生素+中药”治愈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国药偏方,其原理与获诺奖的“消灭幽门螺旋杆菌防治胃病”的原理是一样的。但这药方并非杨老先生自己所创我先生也不是他用此方治愈的第一个病人。这种典型的国医治疗方法,早已在中国民间流传。

我们知道,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广泛收集、整理一切与研究内容有关的、能够到手的资料,所以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马歇尔消灭螺杆菌的灵感,是来自国医偏方的这种可能性?
当杨老大夫已经使用此偏方治愈了数位胃溃疡患者时,马歇尔才还刚刚开始做这方面的研究。而在两位澳洲学者拿到诺贝尔奖的前6年,也就是在1999年,中国就有一位叫史书达的国医学者,已经将此药方编册出书!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上下卷)

作者:史书达
出版社: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12

在网上搜一搜,就会发现,不仅是老中医,有的乡村农妇也知道这种治疗胃溃疡的偏方(见附)。可见这个偏方在中国流传已久!

史书达1935年生于中医世家。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他自幼喜爱祖国传统医学,熟读祖辈传承下来的治病秘方笈(手抄本,12册)…..
自1998年以来,他以学到的医学知识,收集积累的治病成功经验及祖传秘方为基础,先后编撰出版了《中老年自我治病奇效方集锦》、《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中国家庭自疗神效千方经典》、《求己胜于求医:家庭治病神方真传录》等多部保健类专用书……作者收到的感谢信和医疗反馈报告达18000多件,仅从反馈信息看,治愈各类疾病患者已达万人。

再看看马歇尔他们获诺奖后,西医是如何研究与应用此研究成果的。
以马歇尔他们的理论研究为基础,西医开始了对螺旋杆菌的普查和围剿。并创建了一套检测、消灭螺旋杆菌,预防胃病、胃癌的治疗方法:检测阳性后,采用多种抗生素来消灭幽门螺旋杆菌,一次、两次、三次,直到螺旋杆菌检测转阴。觉得最后采用的四联抗生素疗法,应该属于“恶治”了?
比如:克拉霉素+雷贝拉唑+阿莫西林+果胶铋,连服药14天…..。

但“恶治”效果并不完全如意。国内、国外都有不少例子,当胃溃疡患者和螺旋杆菌检测阳性者,在大把大把的抗菌素吃到胃疼难忍之后,螺旋杆菌依然逍遥法外,胃溃疡也未能根除。
一位接受此疗法的亲戚,就吃过这个苦头,三次测试螺旋杆菌均为阳性,她的专科医生对此也无计可施,只能放弃了治疗。而那些用此法屡试屡败,未能击败螺旋杆菌,胃病依旧痛苦的患者,则是更为焦虑与沮丧了。

其实,西医疗法不成功的原因很简单,其一,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消灭螺旋杆菌只是治愈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而得的胃病的第一步,最主要的一步是在此之后的治本,也就是说,驱赶了来犯之敌后,还需要收复国土、重建家园?在消灭体内螺旋杆菌之后,需要用中药调理,方可彻底解除病痛。
国医偏方非常有效,是因为痢特灵之后、有因人而异的“中药汤剂”,不同的人、体质不同、病情不同,若不对症下药,治不好病人,反倒有可能杀敌一千,自损根本,大伤元气?
现在看来,虽然消灭幽门螺旋杆菌治胃病的发现得了诺贝尔奖,但很多西医专家们似乎只有杀敌的技巧,而没有“拔城”的攻略?

其二,西医“拔城”不灵的另一个原因,也有可能是所用抗生素不同?本人不是学医的,所以这只是一个推测。国医治愈胃溃疡偏方中用的是痢特灵,也就是呋喃唑酮,“是一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属于广谱抗生素的一种”。但近年来,痢特灵(含呋喃唑酮所有复方制剂)在国外、国内都先后停产、停售、停用。国内是2019年2月15日三停的,2019年3月31日前就完成了药品的召回。所幸的是,国内依然允许痢特灵用于“消灭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这一偏方只是患者现在一药难求
国外更早就三停了痢特灵,据说原因是“副作用大”。但自己猜测很有可能是太便宜了?在2019年,100片痢特灵不到10元人民币!

这两年疫情之下,西药制药厂的发财之道逐渐为大众所知。大部分情况下,药是否盈利,决定了西药的寿命。除非像阿斯匹林这类应用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广泛的便宜药,才有可能长期生存。有些小众的西药,即便很有效,副作用也不是太大,只是因为太便宜了,使用的人不多,药厂不盈利,就会以“副作用大、疗效不明显”等理由停止生产,市面就会断货,用此药有效的患者们也就只好从头再试新药了。
疫情期间,更是如此,几家大药厂赚得钵满盆满,很多小药厂和小的生产线难以维持,一些小众药品就因此停产断货。本人就亲身体验到了由此导致的“一药难求”、“以身试药”的烦恼。
正是这两年的“试药”经历,促使自己开始了博客上的《以身试医》系列。

其三,国医偏方与西医“恶治”的不同,是给药的方式不同。
国医用一种抗生素,循序渐进、渐退(见附);西医用多种抗生素,二联、三联、四联,螺旋杆菌是否能消灭不一定,但大量用抗生素的副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总之,国药医治消化性溃疡的偏方虽然没有得过什么大奖项,但安全、有效、还非常便宜,解除了无数人的病痛。而西医消灭幽门螺旋杆菌、防治胃病的方法,是不是有点不得要领?
西医的方法也许能防病、治病、但不一定能治好得了病的人。

👌


———————————————

附:国药偏方医治消化性溃疡两例(很早以前的病例了)

http://www.52pianfang.com/a12917.html

例1: 好心农夫妇献方、治愈十年胃病
 “我老伴胃寒引起胃溃疡,治疗10年不愈。经广西田阳县那坡镇万平村一位好心农妇无偿献给处方,只服1疗程,病痛痊愈,10年未复发。
 配方及用法:服痢特灵6天,第一天4次,每次2片;第二天3次,每次2片;第三天4次,每次1片;第四天3次,每次1片;第五天2次,每次1片;第六天1次,服1片。服中药3剂,6天服完(服痢特灵第六天的下行开始服中药)。每剂量是:黄芪、桂枝、槟榔、香附、玄胡、薏仁各15克,白芍20克,大枣6枚,生姜、蜜糖各50克。用水煎服,每剂服2天,日服3次,每次半小碗。等胃痛时再开始连续服用。
  (注意:胃炎引起的胃溃疡忌服。

例2: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的百姓验证:
广西玉林市东门路37号丘家旭,男,59岁,公务员。他来信说:“本单位电工冯家荣,因工作关系,不能按时吃饭,且时冷时热,时间长得了胃病,经常胃痛。经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中西药都吃过,前后花药费1500余元,但还是没有治愈。我得知后用本条秘方并配合其他方法为其治疗1个疗程,病情大有好转,现在胃已不疼了,总共才花了34元钱。此偏方真神奇。”
荐方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梁登仁
引自: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老病号治疗绝招》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

与国医有缘
以身试医(2)

Friday, May 6th, 2022

觉得自己还是挺幸运的,因此心中总怀有感恩之情,感谢父母、家人,感谢一路上走过来遇到的恩人们和许多良师益友,感谢缘分,当然也感谢天地宇宙中的未知对自己命运的安排。
生命中的幸运之一,就是与国医有缘。何谓国医?简单讲就是建国以后,“西学中”的中西医结合。

到目前为止,虽然自己的前半生几乎都在上学,但我一生中只拜过一次师。
那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年过60患有严重心脏病的父亲被送去了河北省人委在邢台的一个干校。当时我们家的人可以说是天南海北,四面八方,分散在祖国的边疆、农村、山区、牧场……。远在内蒙的我因十分惦念年老多病的父亲,就只身一人不远千里,去了邢台干校。
河北省的邢台干校属于省人委, 文革中不像省委那么乱,干校对这些老干部管理还比较宽松。父亲在那里不是岁数最大的,也是资格最老的了,又是病号,所以我去的那几天,父亲一般都是在场院,干一些搓玉米、挑麦穗之类的轻活。

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和平时期,父亲都有过一些过命的、或患难与共的朋友,他们是战友、警卫员、马夫、保姆、秘书……所以当我看到父亲与干校的一位老工友谈笑甚欢,似为知交时,也没有觉得奇怪。

但在离开干校的前两天,一日与父亲和那位老人一起坐在场院掰玉米粒,当父亲挺郑重地让我拜这位老人为师时,自己还是觉得有些惊讶的。经父亲介绍,才知这位老人有家传的一套针刺疗法,在干校经常为“学员们”治病服务。父亲介绍说老人的挑刺疗法很有效,父亲因长期抽烟,经常咳嗽,在干校经老人几次挑刺治疗,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咳嗽了。父亲还让老人当场在他自己背部作了示范。老人用的是一套三棱针,用酒精消毒后,在背部穴位处挑断了一些白色纤维样的组织。当时我看得有些害怕,还有点担心,但因绝对相信父亲的判断,于是遵从父命,当即拜了老人为师,老人家送给了我一套各种式样的针灸用针,包括一枚三棱针。

虽然学过简单的针灸技术,也经常在自己身上实践,并不觉得害怕,而且年轻时胆子大,还用针灸帮助过当地的一些老乡,也颇见成效。但看着那枚寒光闪闪的三棱针,却始终没有敢实践过这种挑治的疗法。

这是我第一次与国医有缘,也许应该说是有缘无分吧?不过之后,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墨尔本,自己真的十分有缘地遇到了一些国医高手,他们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法,治好了自己和至亲好友的一些疑难病,包括胃溃疡、坐骨神经痛、关节炎、湿疹、流感……。

这些治病经历和痊愈过程,是中西医结合的典范,个中的故事,需要慢慢道来(待续)。

新冠感染特效药?
以身试医(1)

Wednesday, April 27th, 2022

墨村二平

目前有没有医治新冠感染的特效药?
这应该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回答也应该很简单:没有。
但现在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并非那么简单,还真需要费一些口舌。

作为一个非专业的普通人,30年河东、30年河西,在澳洲已经过了半辈子了,对中、西医药都有了几十年的体验。即便不是专业人士,也都会知道这一事实:“西药没有针对病毒的特效药”,以前没有,现在也不会有。

对任何病毒,至今人类还没有能够杀死病毒的特效药,而西医至今也没有能够治愈病毒感染的特效药。比如对患流感的病人,西医的药方只能是:水+维生素C。
对新冠感染的病人,西医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特效药。

这就是为什么中文版的西方主流媒体,在谈到几款用于治疗新冠感染的新药物时,就从来没有用过“特效药”这个词。

如张伯礼院士所说:“特效药一般认为是对一个疾病有特殊疗效的药,稍具体一些就是临床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轻微的药。”

现在世界上已经紧急使用的、用于治疗新冠重症的所有新药,都没有达到上述“特效药”的基本要求。
在英国最早获批使用的美国默沙东(MSD)公司生产的新冠口服胶囊莫努匹拉韦(Molnupiravir),以及美国批准紧急使用的辉瑞公司(Pfizer)的新冠口服药帕克斯洛维德(Paxlovid),都只是自己公司称其对重症“疗效显著”。

美国批准紧急使用的辉瑞公司(Pfizer)的新冠口服药帕克斯洛维德(Paxlovid)。
英国最早获批使用的美国默沙东公司生产的新冠口服胶囊莫努匹拉韦(Molnupiravir)。

而辉瑞公司的药已经被FDA批准紧急使用了,才“计划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提交其数据。

BBC中文2022年2月23日报道称:英、美批准紧急使用的两款口服药的相关数据、及医药公司的研究报告:“还有待同行评估,尚未在专业期刊上发表。

BBC报道截屏:

德国之声(DW)中文版2021年12月23日报道指出:辉瑞新冠“神药”的数据是:“来自一项已运行了几周的II/III期临床试验(EPIC-HR)的中期分析,试验对象是已经感染了新冠肺炎并有发展成重症风险的成年患者。”

DW报道截屏:

但为什么中国很多媒体,甚至某些官方媒体都将这些进口的新冠“神药”统称为“特效药”呢?
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上网查询,发现对“特效药”这一词的错误用法,很有可能是文字翻译上的问题?
这是我所能找到的唯一解释了。

specific这个英文词在剑桥、牛津等英汉词典中的解释是“特定的、特有的”,并无“有效性”这层含义。
初学英语时我们就都知道,“specific”一词,本身并没有“特殊效果的”、“特别有效的”等含义,但不知为什么网络上许多中英文词典上,只要是“特定的”+“药”(specific+drug)就翻译成了“特效药”。
这个“效”字又是从哪里引申出来的呢

当然,这个问题需要编写汉英词典的专家们来解释了。

剑桥词典网页截屏:

总之,到目前为止,针对新冠感染,西医即没有预防药,也没有治疗用的特效药

疫苗是西医对抗新冠感染的唯一有效武器,但顶多也只是70%、80%的保护率,且有效期仅4个月而已!
现在,我们都要准备第4次的接种了,毕竟,聊胜于无……囧

在澳洲中医很少,经常只能看西医,以身试医、以身试药的经历告诉我们,西医只是在治“病”。而且现在西医分科越来越细,专科医生只能治本专业的这种“病”,而不一定能治好得了这种“病”的人。
新冠感染后,会引起病人的多种症状,需要有不同科目的专科医生来给药和治疗,没有一个对病人健康问题的整体评估,就很难找到针对病人的有效、而副作用小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流感引发了病人的慢性支气管炎,治疗这种慢阻肺病人的药物有很多副作用,副作用之一,就是有可能引发严重哮喘,结果就有可能是:一个病没治好,反倒加重了另一种病。

与西医不同,中医是整体的、辩证的临床医学,大部分中医学者对中医典籍中的“治未病”概念的理解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治疗对象是得病的人。每个人的年龄、体质、病症都不一样,好的中医可以针对病人整体状况,对不同病人,开出不同的对症药方,帮助病人复康。

实践证明,中药在历次抗病毒感染的临床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针对流感、非典、以及新冠等,中医一人一方、因人而异。中医的参与,为国人提供了对新冠感染有效的预防和治愈方法。

👍

奥运开幕式的变迁【翻译】

Thursday, August 12th, 2021

这是一篇北京奥运后的翻译帖

编译自BBC- 8 August 2008

2008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不仅为在场的90,000观众,也为世界上亿万期盼的人们献上了一个完美;。

BBC曾以一系列图片,比较了在鸟巢拉开序幕的北京奥运的开幕式与历届开幕式的不同:

 

北京的精彩

 

 

奥运会的诞生

1896年复活节周一,第一届奥林匹克在希腊的帕纳辛纳克球场拉开序幕。这个又被称为泛雅典的运动场,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全部用大理石修建的大型体育场,以前主要是用来举办纪念希腊女神雅典娜的运动会的,为主持第一届奥运会,又重新进行了修建。当时有80,000人出席开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似乎第一次突破了这个人数),与后来的开幕式相比,雅典的开幕式相当简单:在希腊乔治一世国王面前,皇太子讲话,宣布奥运开始,然后奏奥运圣歌,这就是开幕式的全部了。此后, 每一届开幕式都是花样翻新,竭尽全能,企图压倒前一届。

 

伦敦的争议

1900年没有开幕式的巴黎奥运会和4年之后相当低调的美国圣-路易斯开幕式之后(虽然开幕式无趣,但那个参加马拉松的邮递员的故事,可能永远是奥运历史中最有意思的故事之一),1908年伦敦奥运会,开始了开幕式的新纪元。运动员第一次打着他们的国旗入场。但芬兰运动员拒绝排在俄罗斯的国旗后面,因此入场时没有打旗;瑞典运动员因国旗没有插在运动场上方,拒绝参加开幕式;而美国运动员也因为运动场上方没有他们的旗帜,抵制了经过英国皇家的包厢前,需要倾斜旗帜的要求,他们发誓:“这面旗帜永远也不会在地球上任何国王面前倾斜。”

 

安特卫普的誓言,旗帜和鸽子

1920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举行的奥运开幕式,已经相当成熟。1913年设计的奥运旗帜,第一次出现在奥运场所。开幕式上,第一次加入了运动员宣誓这一内容,比利时击剑运动员维克多-波恩(Victor Boin)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象征奥运精神的和平鸽,也第一次在开幕式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阿姆斯特丹的火炬和柏林的传递

1028年阿姆斯特丹的第四届奥运会开幕式上,为了纪念普罗米修斯从天神宙斯盗取火种给人类的希腊神话,第一次引进了在整个奥运期间燃烧的圣火。在这届奥运会上,进场时由希腊运动员的队伍率先,而主持国运动员压阵,也成了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一项规则。

而奥运圣火的传递是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开始的,火种必须在希腊的奥林匹亚市采集,然后以传递的形式抵达主持城市。

 

伦敦的“痛改前非”

自柏林奥运之后,直到1948年才又一次在伦敦举办了战后的第一届奥运会。这次伦敦的开幕式与40年前相比,反差极大。除了所有的内容之外,奥运圣火的传递通过了英格兰海峡。奥运旗帜在35英尺的旗杆上高高飘扬;2500只和平鸽放飞,在圣火点燃之前,还有21响鸣枪致敬。

奥林匹克官方报道说,这次开幕式诞生的奥运精神,将会渗透到今后的历届奥运中。

 

 芬兰的传奇

1952年在首都赫尔辛基开幕式上,点燃奥运火炬的是荷兰体育界的的两位传奇人物,自此后,体育界传奇点燃圣火已经成为历届奥运会的一个传统。当55岁的Paavo Nurmi高举奥运火炬进入运动场时,全场一片欢呼,这位长跑运动员,在1920年曾获得9枚金牌和三枚银牌。而曾获得4枚金牌一枚银牌的62岁的Hannes Kölehmainen在奥林匹克塔顶上点燃了那一届的圣火。

 

墨尔本的恶作剧

1956年奥运火种是放在一盏矿灯中,用飞机运往澳大利亚的。但在抵达墨尔本开幕式之前,几位学生为抗议纳粹发明的火炬传递,演了一出恶作剧,因此而出名的伯利-拉肯(Barry Larkin),出尽风头,最后将假的奥运火炬交给了悉尼市长帕特-海尔斯(Pat Hills),这个火炬是用漆成银色的椅子腿做成的,顶端安装的一个布丁盒子,其中放了一条燃烧着的裤衩。海尔斯市长没有注意,接过火炬后,就开始了他准备好的讲演…

Wiki上对这一事件的戏剧性过程,有很详细的介绍;))

 

罗马的抗议

1960年罗马奥运会开幕式上台湾运动员因国际奥运委员(IOC)会让他们打着《台湾》的旗子进场而表示抗议,最终拿着一块“抗议”的牌子,走进了会场。当时台湾运动员的队伍相当庞大,由73名运动员组成,不过他们并没有退出奥运的比赛。

 

东京的和平

1964年,奥运会第一次在非西方国家举行,东京本是1940年奥运的主持城市,但因为对中国的侵略,被IOC除名,后因二战,奥运会暂停。东京的开幕式上,当19岁的Yoshinori Sakai点燃圣火时,整个球场似乎陷入了痛苦的回忆,这位年轻人在1945年8月6日,出生在广岛附近。

(希望在广岛爆炸的,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投向人类的原子弹)

 

蒙特利尔的欠贷( Big Owe)

1976年在蒙特利尔的第21届奥运会开幕式是在没有修建好的运动场举行的,诸多的问题,使球场的完工几乎退后了十年,而修建球场的欠款翻倍之后,在2006年才还清,成为一笔历届奥运场所最大的欠贷。
但奥运圣火并没有延误,圣火被电子感受器转换成无线脉冲,由雅典通过卫星接收后,发射到加拿大。接收系统用储存能量激活的一束激光,在首都渥太华重新点燃了奥运火炬,然后通过传统的火炬传递方式,抵达蒙特利尔的开幕式。

(俺们这个学光学的都觉得这个过程相当科技)。

 

莫斯科的吉祥物米沙

1980莫斯科的奥运会,美国挑头,有60个国家没有参加,以示对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抗议。

列宁运动场的一部分看台上,用彩巾组成了动态的奥运吉祥物-俄罗斯熊米沙。这是俄罗斯大型集会的传统,尽管奥运期间米沙曾一度消失,但它在闭幕式上的眼泪,深深地留在许多人的记忆中。

(哈哈,米沙-我们家狗狗)

 

 

洛杉矶的飞人

 

1984年的奥运会回到了1932年的同一个场地,洛杉矶的开幕式不能小看。装有火箭发动器的一位“超人”飞入球场,随之而来,用140个国家语言写就的“WELCOME”被气球带入晴空。当人们在座位下发现各国的小国旗时,会场上又是一阵轰动。1960年的十项全能金牌得主Rafer Johnson 在上升的台阶上,通过奥运五环点燃圣火,给人们的印象也是十分深刻。

 

 汉城的动情

1988年的奥运会,以一个非常感动人的场面开始,76岁的Sohn Kee-Chung,将火炬带进会场,交给了另一位运动员。Sohn是韩国的第一位金牌得主,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拿到马拉松金牌,但在日本统治下的韩国,曾被迫以日本的选手参加比赛。

那次奥运会开幕式上,是最后一次放和平鸽。因为有几只鸽子停在球场巨型火炬的边缘,被活活烧死(囧),后来就停止了这个奥运开始以来,几乎所有开幕式上一直保留的,象征奥运精神的项目。

 

巴塞罗那的箭

很难有其他的方式可以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点燃圣火的方式相比,当时运动场关闭了所有的灯光,在一片漆黑中,篮球明星Juan Antonio San Epifanio从运动员队伍穿过,将火炬交给了残疾射手Antonio Rebollo,后者准确地将箭射到巨型火炬中,点燃了那一届的奥运圣火。
另一个亮点是奥运会歌:《巴塞罗那》,这首歌是1991年逝世的女王歌手Freddie Mercury作曲。

(巴塞罗那奥运的主题歌也可能是以往所有奥运歌曲中最为人们所记忆的。而北京的那首歌,有可能被世界上更多的人记住了,因为奥运之后,经常听到周围的人,无意中在哼哼“You and Me”)

 

阿里点燃亚特兰大

1996年,在第一届奥运会百年之后,穆罕穆德-阿里,点燃了亚特兰大开幕式的圣火。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体育明星,1960年争得奥运会拳击金牌,当时18岁的阿里名不见经传,他的名字叫:Cassius Clay。

火炬在开幕式84天之前就抵达美国,历经16,000英里穿越各大城市, 最终抵达目的地:百年奥运体育场。

 

美丽的悉尼

奥林匹克组委主席Juan Antonio Samaranch 说悉尼奥运的开幕式,是他所见过的最美丽的一次。(不知雅典和北京之后,他又是怎么想的?)

凯西-弗里曼(CathyFreeman),这位著名的土著400米金牌得主,通过瀑布点燃了奥运圣火,当时因技术问题耽误了几分钟,这应该是那场开幕式的高潮。但后来不知为什么,计划3小时的开幕式也耽误了,用了4小时才结束。

 

雅典的表述

108年之后,奥运回到了的发源地。雅典没有让人们失望,希腊悠久的文明,五彩的历史,丰盛的文化,在奥运组织者的笔下,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享受!

 

从雅典到北京,奥运开幕式似乎经历了一个112年完美的循环!

SARS(非典)、H1N1(猪流感)……伊拉克危机

Wednesday, January 22nd, 2020

”新冠肺炎“让许多国人想到了2002年年底-2003年7月间的”非典“事件。

但在澳洲,我们是体会不到国内当时的那种紧张情绪的,因为对澳洲的影响实在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5人感染,无一死亡)。澳洲每年因流感平均死亡人数约为1500(有说2000甚至更多)。据澳洲国立民族台普通话节目2019年5月一篇题为《专家:今年预计将有约四千澳洲人死于流感》的报道中所说:“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有1200人死于流感,而Robert Booy教授表示,数据模型显示每一个流感季的平均死亡人数约为3000-4000人”。

事件过去17年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实际上除了中国(包括香港、台湾)、新加坡、加拿大3个国家外,疫情对其它地区和国家的影响都非常之小。而在8个月时间内,中国在境内有效地扑灭了这场疫情。现在看来,疫情的严重性与当时议论和媒体的极度反响不成比例(这应该与当时局势有关,下面再谈),可以说是人类控制疫情史上非常少见的!虽然疫情控制的迅速有效主要是归功于中国对付这场疫情的能力和方式,但媒体和舆论的过分渲染,也可以说是给疫情“打了预防针“?

相比之下,倒是6年后2009年年底-2010年在美国爆发的H1N1(猪流感)要厉害得多!

比较一下世界卫生组织事后公布的两场疫情的数据:
1)感染人数:全球8437人(非典);
美国59,000,000 (猪流感)(注:“猪流感”全球感染人数之多没有找到统计数据,据说当年每5个患流感的人中就有一人感染)

2)死亡人数:全球813人(非典)
全球18,500人(猪流感)
美国12,000人(猪流感)

“猪流感”也影响到了澳洲,包括小孙女当时的小学在内的许多学校都停了课。带小孙女去诊所看病,一屋子的孩子,一个个小脸蛋烧得通红,医生一看孩子脸色,迅速确诊:被传染上了H1N1!

现在,人们终于对这两场疫情有了正确的评估,从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看:
“全球SARS感染者为8437人,从这个数据上看并不比普通流感病毒传播更快,而813人的全球死亡人数,更是远远低于普通的病毒性感冒,事实上,每年美国都有普通病毒性性感冒的死亡人数为30,000左右。”– 《维基百科》

6年后国爆发的H1N1持续了一年多:“造成约18500人死亡,出现疫情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了214个。另据美国CDC估计,截至2010年3月中旬,这场疫情导致5千9百万美国人染病,26万5千人住院,1万2千人死亡。”– 《维基百科》

但相比”非典”当时的喧喧嚷嚷,对H1N1,媒体及舆论却相对非常的安静。这种对两种疫情不成比例反响的奇怪现象,在当时,许多人就认为与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危机有关。今天看更是如此,有很明显的美国政府故意转移注意力之嫌?

针对人们对”非典’的恐惧心理在舆论上的造势,是几乎与伊拉克危机同步的:

2002年11月16日:”非典”在中国广东顺德出现,第一例报告的患者是2002年12月15日河源市黄杏初。
2002年11月8日:“伊拉克危机爆发,联合国通过1441号决议,联合国武器检查团重返伊拉克检查。”-《维基百科》

2003年1月10日:黄杏初康复出院。
2003年2月14日:“联合国首席武器检查员布利克斯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伊拉克武器检查报告……但其在伊拉克境内并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维基百科》

因为在伊拉克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失去了联合国对发动战争理由的认可,全世界响起了反战的呼声,反战人数估计占当时世界人口的70%,成千上万的人参加了世界范围内的反战大游行(见《wiki》词条:“全球反对伊战争大游行”)。

而此时,“非典”恐怖论在媒体、网络越发传得沸沸扬扬,中国当时几乎停止了对外的所有活动……

2003年3月20日:在没有通过联合国认可的情况下,美国发动了非法的伊拉克战争;
2003年4月1日:伊拉克开战10天后,“美国政府召回来所有驻香港和广东的非必要外加人员及其家眷。美国政府同时也警告美国公民不要到广东和香港访问。瑞士政府也禁止在香港厂商参加即将举行的瑞士钟表展……”

2003年7月11日:疫情扑灭,世卫组织公布了有关SARS的疫情数据;

而伊拉克战争一直打到现在!

今天,当舆论和媒体随着新的病毒一窝蜂涌来时,相信中国政府有17年攻克SARS的经验,有17年来人力物力资源的增长,会有效抑制和控制疫情,这场疫情也不再会引起没有必要的恐慌?

但伊朗危机呢?

世界不平均报告2018

Saturday, August 24th, 2019

转自澳洲二平新浪博客

来自“世界不平均数据”组织,《世界不平均报告2018年》(图1A、图1B)

《报告》“指出:欧洲最好,差别最小,中国其次,美国、加拿大不如俄国,中东最差,印度逐步走向最差(图2)!

真的吗?有国内同学问,中国贫富差别的状况要好过俄国、美、加…印、中东吗?

一点没错!这也没有什么奇怪道的,毕竟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虽因是发展中的国家,比不上北欧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欧洲因这些北欧国家,总的贫富差别要比其它地区小一些)。

 

 

 

 

 

 

 

 

 

 

 

 

 

 

 

 

 

 

(图1A,1B)


(图2,各地区收入最高的10%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
 
世界不平均报告2018
 

   

 

 (图3A、图3B英文,大部分地区的贫富差别在扩大,或保持高度的贫富差别不变)


世界不平均报告2018
(图4,全球收入不平均的加剧并非不可避免,若向欧洲看齐)
 
 
报告总结:
据该组织乐观的设想,这种全球贫富差别加剧的现象也是可逆的,若全球按照欧洲1980年以来的贫富差别走势(绿色),到2050年,50%底端(下面曲线)收入占比会逐渐增加,而1%最高收入的占比会逐渐加少,若跟着美国学,差别将越来越大(蓝色),若各国继续按目前走势(紫色),变化不大。
 
但需要改变社会制度,谈何容易?
 
补充:
 
发现在2018的报告中,没有澳洲这一大洲的数据,于是去搜索了一下澳洲不平均现状,才知原因:太差了!澳洲最富有的1%的人拥有的财富,比低层的70%的财富还要多!
没有拿来对比,也许是维护发达国家的面子吧?
 
下面是澳洲国立民族台SBS的中文有关报道:
 
世界不平均报告2018

《地缘政治的基础》 – 普京的“大脑”

Sunday, January 8th, 2017

节译自维基百科

 ====================

《Foundations of Geopolitics》

《地缘政治的基础》


《地缘政治的基础》这本1997年出版的书的作者是亚历山大·杜金( Alexander Dugin),莫斯科国立大学社会学和国际关系学教授,是一位被称为普京“大脑”的,以法西斯主义著称的俄国哲学,政治理论家。
杜金的这本书阐述了他对俄罗斯地缘政治未来的看法。对当代俄国军、政、外交界的精英们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据说也是俄罗斯军事院校的教科书。
读一下维基百科的简介,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俄罗斯的对外政策,世界诸国政治形势的走向,似乎真的是沿着20年前杜金在书中指出的方向发展(或者说与杜金地缘政治未来的设想,有相当程度的“巧合”)?
 
在此,将维基百科中介绍这本书的条例摘译如下(括弧中的评论是本人翻译时有感所发):
 
这本书宣称:“俄罗斯民族对世界统治的战斗“还没有结束,俄国依然是“一个新的反资本主义,反美革命的筹备地域。”欧亚大陆的形成要“基于共同敌人这个原则:就是排斥大西洋主义(注1),战略性地控制美国,不要让自由主义的理念来主导美国。”
 
军事行动在欧亚大陆计划实施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甚微。杜金在书中指出,要达到这一目标得靠周密地筹划去干扰区域稳定,还要以俄罗斯特工为主导(间谍之类的活动),有计划地散布谣言(谣言惑众,是现代搅屎棍们的拿手武器)。这一行动计划的执行需要强硬地,头脑冷静地利用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和自然资源来逼迫其它国家就范。
 
这本书强调:“俄国未来最重要的任务,是力促整个欧洲的‘芬兰化‘“。(注2)
 
欧洲:
 
德国:德国应该得到对中部和东部欧洲大部分基督、天主教国家切实的霸主地位;也可以将加里宁格勒归还给德国(注3)。
法国:应鼓励法国与德国建立“法德联盟“,这两个国家都有“反大西洋主义“的坚实传统。 
英国:应该从欧洲分割出去(20年后已实现)。
芬兰:应归为俄罗斯。南芬兰应与卡累利阿共和国合并,而北芬兰则应该“无条件地归于摩尔斯克州。

     …….      
中东和中亚地区:

这本书强调“俄国-伊斯兰结盟”是反抗美国秩序的根本,这一联盟的基础是俄罗斯与伊斯兰文明的传统特性;
伊朗:是个关键的同盟军,书中用了”莫斯科-德黑兰轴心“一词。

      ……

亚洲:

中国

原文 :
China,which represents a danger to Russia, “must, to the maximum degree possible, be dismantled”. Dugin suggests that Russia start by taking TibetXinjiangMongoliaManchuria as a security belt. Russia should offer China help “in a southern direction – Indochina (except Vietnam), the Philippines, Indonesia, Australia” as geopolitical compensation.

中国对俄国是个威胁,所以”必需最大限度地,最大可能地予以摧毁”。杜金建议俄国应从夺取西藏-新疆-蒙古-满洲开始,将其作为一个安全带(还没有得手)。俄罗斯还应该在南部(把中国的注意力引向南边),“在越南除外的中南半岛,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等地为中国提供帮助,作为一种地缘政治的补偿。(南亚那么热闹,奥巴马介入南海除了自身利益外,俄罗斯暗中的策划也是不可忽视的?)

    
日本:俄罗斯应该操纵日本政治(普京身体力行),把千岛群岛让给日本,鼓励日本的反美情绪。

   ……
这本书强调,俄罗斯应该广泛传播反对“美国秩序“,而此计划中“主要的‘替罪羔羊‘恰恰就是美国自身。“
美国:

原文 :
Russia should use its special forces within the bord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fuel instability and separatism, for instance, provoke “Afro-American racists”. Russia should “introduce geopolitical disorder into internal American activity, encouraging all kinds of separatism and ethnic, social and racial conflicts, actively supporting all dissident movements – extremist, racist, and sectarian groups, thus destabilizing internal political processes in the U.S. It would also make sense simultaneously to support isolationist tendencies in American politics.”

The Eurasian Project could be expanded to South and Central America.

 
俄罗斯应该利用其特种部队(间谍什么的)在美国境内点燃动乱和分裂,比如挑起“对美国黑人的歧视“(近年来,美国黑人与警察的暴力事件不断升级)。俄国应该“设法引起美国内部地缘政治的混乱,鼓动各种分裂以及民族,社会和种族的矛盾(特朗普!),积极支持所有持不同政见者的活动- 支持极端主义,种族歧视和宗教派别组织(特朗普!),以此来搞乱美国内部政治上的进程(特朗普!!!他的上台,是普京执行地缘政治战略的最大成果!)。这自然也会同时支持美国政治中的孤立主义倾向。

欧亚(大陆轴心)计划,也可延伸到南美和中美洲。

对这本书的有关评述

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John B. Dunlop :”这本欧亚主义的教科书对俄罗斯关键精英们的影响,在叶利钦和普京时代,显示了法西斯理念和情绪的复活。”

=======================

注释

(注1):大西洋主义(Atlanticism)是一个西欧和北美国家(特别是美国和加拿大),在政治,经济,局势防卫等议题上相互合作的哲学。其宗旨是维护相国家的安全,保卫“民主,隔热自由与法治”的价值。与“大西洋主义”立场相对的是“大陆主义’”。

(注2)芬兰化(Finlandization)指的指的是一个弱小的国家近乎无底线的听命于强大的邻国的政策决定,基本上属贬意词汇。类似冷战时芬兰和苏联两国之间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丹麦对纳粹德国也是如此。

(注3)加里宁格勒:第二次世界

大战永远地改变了科尼斯堡(Königsberg)这个德国城市。1945年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以后,盟军在波茨坦会议(the Potsdam Conference)上将科尼斯堡及其周围区域让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USSR)。为表明这里的新居民和新政府来自苏联,科尼斯堡于1946年更名为加里宁格勒(Kaliningrad)。这里的德国居民则被遣送至德国和西伯利亚地区。九十年代,德国人重归故里,而俄国居民试图在一个远离祖国的土地上为保存自身文化而努力。

战争,没有胜算的反恐?【原创】

Saturday, January 31st, 2015

自从小布什们借着一个不存在的理由(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发动了推翻侯赛因政府的所谓反恐战争后,12年来,世界变成了什么样子?
那是一场从第一天开始,就遭到世界上70%人类反对的,为了石油的战争。
当初人们反对,就是因为我们大多数都明白,这种侵略性的所谓反恐战争是很难赢的!

果不其然,在美国推翻了那些被美国扶持的独裁政府之后,恐怖分子乘虚而入,恐怖武装迅速增强,恐怖活动日益蔓延…
(而老百姓们…这个地球上12年来,增加了多少难民?据联合国难民署报告,去年一年中就有四十多万人申请难民,与前年相比增加了20%!)

被恐布分子绑架的人质,一个个失去了生命,恐怖组织气焰嚣张,恐怖活动此起彼伏…

而当参战国为数不少的年轻人开始跑去加入恐怖武装时,所谓的反恐战争,真的在fight a lost battle了!

恐怖分子滋生的土壤是仇恨,而战争为他们创造了最适宜的环境,当民族,宗教之间的仇恨日益加深时,恐怖分子如鱼得水!
只有杜绝任何形式的侵略战争,减少民族,宗教,人与人之间的仇恨,加强种族和解,宗教共荣,才有可能减少和抵制恐怖活动

下面让我们看看澳大利亚发生了那起人质事件后,推特上发起了一场名为#Iwillridewithyou(#让我与你同行#)的运动
这才是民意,也许反恐应该从这里开始

为了避免公众有可能将气愤发泄在同样是穆斯林的其他澳大利亚居民身上,
推特上Rachael Jacobs 发一个帖子:

“……在车上,坐在我身边的穆斯林妇女默默地取下了她的头巾。下了车我追上了她。我说‘把它带上吧,我和你一起走。’她开始哭泣,拥抱了我有整整一分钟,然后独自走开了。”

Tessa看到这条新闻之后立刻贴出了自己的上班路程,如果有身着伊斯兰服装的人担心自己的安全,她愿意和他们同行:

“如果你经常乘坐373路公交往返于Coogee和Martin广场,穿着宗教服装,并且觉得可能会不安全的话,@我你的行程,我会与你同行。”

Tessa:“要不然来一个标签吧。#Iwillridewithyou(#让我与你同行#)怎么样?”

很快这条标签就在twitter上流行了起来,有更多的人贴出了他们的行程:

“早上8点14分会从Marrickville去Wynyard。#让我与你同行#”

“早上9点04分从Blackburn去Southern Cross。(或者是9点10分,如果我迟到了的话)#让我与你同行#”

“我每天不会走很远上班。会搭红线从Redfern去Wynard。如果你需要我,#让我与你同行#。让我们一起打败种族歧视&骚扰。”

…..

#让我与你同行#也传播到了澳大利亚的其他地方

“我一般不搭乘交通工具。但是如果你需要任何人的陪伴,我愿意在堪培拉#与你同行#。你如果在Tuggers附近需要搭车,也没有问题。”

“这不限于悉尼吧?在阿德莱德的任何人,如果你需要从Paradise去市区,我都愿意#与你同行#。”

有人开始给愿意参加#让我与你同行#的人发放贴纸

….

在澳大利亚的穆斯林很感激这个活动

“谢谢你们保护了我的姐妹。#让我与你同行#”

“我是一个穆斯林,我想拥抱每一个转发这个标签的人。#让我与你同行# 很温暖,人性仍然存在。”

“在恐怖袭击发生以后,当一个穆斯林是一件困难的事。#让我与你同行#让这个身份变得不那么痛苦。谢谢你,澳大利亚!”

…..

“#让我与你同行#真的太美好了。在这样的悲剧中看到了光明和善良。作为一名澳大利亚人我很自豪。”

….

=========================================

让我与你同行
也许,我们能一起营造出一个美好一点的世界?

”澳大利亚人“的自私和羞愧

Friday, January 28th, 2011

Shame, as an Australian

Shame, we are so selfish!

虽然这个博客没什么人看,还是忍不住要更新一下,因为这几天对增加水灾税在澳洲各阶层及媒体引起的反响实在无语。

澳洲遇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水灾,作为一个澳洲公民,虽然在墨尔本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但每时每刻都为这次在大水灾中遇难的昆斯兰人惋惜,为水灾中涌现出的那些无私的人们所感动,特别是那个为了弟弟放弃了生的机会的十来岁的男孩子…

水灾损失的严重是可想而知的,重建昆斯兰受灾地区需要57亿澳元($5.7 billion),为此政府提出了要对中,高收入的公民增加一次性的水灾税。

注意:这个税收仅对中,高收入的澳洲人,而且还是一次性的(12个月内收齐)。

ABC上有一相关新闻:《Economist quashes flood levy concerns》,税收甚微,本人觉得都不值得一提:

对年薪60,000澳元收入者(澳洲平均工资),水灾税增加的一次性税收仅为50澳元;而年收入超过100,000澳元的个人,水灾税也不过是一次性的250澳元。

意即:在今后12个月的期限内,中高收入的澳洲人每周多交给政府0.96元-4.81元,每天几毛钱而已!

但某些人开始担心“这会进一步抑制消费支出-will dampen consumer spending furtherr“,好笑不好?

悉尼人(那个代表着他们的政府)说:这对我们悉尼人来说不公平;

维省人(那个代表着我们的政府)说:收上来的税应该也有我们一份

想起了国内四川大地震时,各大城市马路上那长长的,等着献血的队伍….实在想不通澳大利亚人怎么会为了这点钱有那么多的担忧(concerns)?

其实我们心里很明白,这只不过是那些政客们的政治游戏,所以感到羞愧的不是我们,应该是他们!

Shame on them!

悉尼沙尘暴

Thursday, September 24th, 2009

转自BBC

澳洲最大城市悉尼遭受几十年未遇的沙尘暴

澳大利亚东部强风带来的细沙尘将悉尼标志性的歌剧院蒙上了一层面纱

一些人选择呆在家中,而许多人还要照常上班

能见度很低,开车者被告之需小心驾驶

深红色笼罩着天空

悉尼布满沙尘

午间天空逐渐明朗,但直到晚间悉尼人才重见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