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手八卦(三)

May 14th, 2007

喜欢废话,喜欢八卦,因此可能惹得一些很专业的球迷不屑!不过,这也是俺们这号业余球迷的乐趣,因此,在这点兴趣还没有完全消失之前,继续八卦一下,这一次主要是对枪迷有感而发:

一打开这期的官方杂志,就发现一张照片很熟悉,仔细看时,不禁哑然失笑!

因为在自己的一个模仿秀帖子里,有这么两对儿照片:



劳伦



图雷

模仿劳伦和图雷的都是一个人,是俺们喜欢的电视剧“Lost”中的演员Adewale Akinnuoye-Agbaje(饰演Eko),一个人居然能模仿秀两个枪手,还那么出神入化(不过也许是因为我们觉得黑人的面孔看起来都差不多),本来觉得就很有些意思,更巧的是,这个演员居然是阿森纳的忠实球迷!

这是杂志上的图片

《迷失》的Eko在埃米尔找到了家

“热门电视剧《Lost迷失》中饰演埃克(Eko)的演员Adewale Akinnuoye-Agbaje,在他热爱的球队阿森纳的家中(球场),接受了两项杰出的奖项。”

这位出生于北伦敦艾斯林顿(Islington) 的演员,赢得了2006年Screen Nation and Television 的电视和电影最佳男演员奖,因为当时他不能前去领奖,所以这位life long 阿森纳球迷选择了埃米尔球场来接受他的这两个奖项!

杂志上说:“如果你是阿森纳的会员的话,你应该已经收到了一份免费的内部杂志,其中有对Adewale的深入的采访!”(虽然也是会员,但至今还未收到这份杂志!)

谈球迷,谈到电视剧演员,想起了另一部喜爱的电视剧《疯狂主妇》中的演员:伊娃 ,疯狂主妇中饰演Gabrielle


Wow!
Wow!
Wow!

论坛的原创上榕MM有一片“血肉模糊的”帖子,讲的就是这位演员的男友帕克-亨利的挚友,如何撞破了热刺死忠球迷纳什的鼻子!不看篮球,所以很有些幸灾乐祸(准备受榕儿一拍,呵呵)!

没想到我们喜爱的电视剧演员,居然也和枪手那么有缘!

提到演员中的枪手球迷,发现他们许多人都比较左,尤其表现在反战上!

比如黛米-摩尔,比如凯文-考斯特(最喜爱的演员之一);还比如好莱坞反战英雄乔治-克鲁尼,除了性感迷人外,他对持强凌弱的反感,对朋友的侠义,“我最热爱的莫过于我的朋友们”,都使他更加滴迷人和可爱!据说多年前,因为一位制作人在现场弄哭了一个女孩,他因此拒绝出演那位制作者的节目,这就让我们很容易理解他的反战和左翼行为,据说他也是阿森纳球迷,因而在他主演的”十二罗汉Oceans 12”中,也出现了阿森纳球队;
还有一说是:《十二罗汉》片中
最最帅哥布拉德-皮特是阿森纳球迷,虽然不十分了解他的政治倾向,但从他愿意与热衷于慈善事业的安吉丽娜组织国际家庭这点来说,也决不会是一位右翼;

还有获得奥斯卡大奖的反战纪录片《华氏9/11 Fahrenheit 9/11》的导演,反战代表人物Michael Moore:“Moore出现在阿森纳对热刺的比赛里……很明显他很开心,唱着维埃拉和永贝里的歌曲,下半场头戴阿森纳的帽子,站起来挥动阿森纳的围巾和观众一起欢呼。”据说卫报还拍到了他的照片(可惜一时找不到)。

曾经跟论坛上的小海讨论过这个问题,觉得喜欢枪手的球迷应该是比较左的,因为不少枪手们也是左派!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俺们最喜爱的皮雷!

皮雷性格腼腆内向,而且作为一个运动员, 他极少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但上一次法国总统选举时,当左翼联盟失败,极右翼有可能当选时,皮雷也被激怒:(以下取自ccc的帖子,虽然有了原书,但一直没有心思细读)
http://bbs.arsenal.com.cn/viewthread.php?tid=42778&highlight=%2Bccc

他说:“我相信球员也有自己的公民角色. 我们必须利用自己的职业特点来施展我们的影响, 特别是面临一些重要事件时…我们法国人有幸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国度, ‘友爱’(fraternité)这个词是我们的座右铭, 而一旦极右势力获胜, 这一切都将消失…” 还指出,部分法国队队员将会因此拒绝出赛世界杯!

他还说过:“种族主义必须在球场上被禁止, 根除, 所有种族分子的标语和符号都必须清除出球场. 对我们来说, 极右势力获胜的局面是难以想象的…”;

我密切关注西方国家和伊拉克的谈判, 我知道法国并不是站在和美国英国等其他国家完全一样的立场上的, 那些可能导致战争的方案令我恐惧”…

皮雷也曾挺身而出,号召队友们为抵制非正义战争和种族歧视(人类自我毁灭的两大罪恶)而罢赛!

这,可能也是俺们那么喜欢皮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更何况又是那么一位球踢得漂亮,人长得超酷的优雅王子!

所以,最近听到法国竞选左派失利后,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皮雷,想到远在潜水艇的皮雷,一定也为此相当地郁闷?

说到反对种族歧视,怎会忘了我们的亨利大帝?在被选为欧洲英雄人物之后,今年又上了时代周刊的前100名,而且还是归在英雄人物一类!因为他高举绿茵场上反对种族歧视的大旗!

在这前100名中的同一栏目中,还有皇室的第二代枪迷 – 当今的英国女王(刚刚知道的一个枪迷,看来那次和阿森纳球队共进午茶,并不只是因为没有去成埃米尔球场的开幕式)!

一提到球迷,好像就没了阶级观点,只要是枪迷,俺都喜欢,哪怕是本拉登!

但对女王的好感,还不仅只是因为她是枪迷。女王虽然是属于君主制的“残余”,但这好像应该不是她的罪过,而英国派兵伊拉克,似乎也不能怪罪到皇室身上,因为英皇室不像日本二战时的皇室,英皇室的存在,可以说是英国人对历史和传统的保护,英国人愿意养着他们,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对英国的旅游事业举足轻重?这其实也不关咱们的事,所以也不会为英国人的保守而愤怒!

而女王本身,虽然不敢说她左,但自己觉得她是个好老太太,这么说,并不只是因为她在枪手战绩不佳的时候,在俱乐部被纷纷扬扬的购买搞得人心不定的时候,证实自己和她的妈妈和孙子一样,是50年的阿森纳球迷(当然,仅此一点,俺们就很喜欢她了)!说她是个好老太太,还有一件影响很深的事:当英国人将他们的囚犯运到澳洲的同时,对澳洲的土著人进行了残酷的灭绝,50年代,又将土著人家的孩子,强行从父母身边抢走,交给英国人管教,以便将他们改造为高一等的“褐色白人”,这一非人道的种族歧视政策,造成了澳洲土著人许多家庭的离散,产生了“被偷盗的一代-A Stolen Generation ”,对此,澳洲人民要求政府向土著人道歉,比较左的工党首先隆重地道了歉,当时澳洲的总督也道了歉,甚至保罗二世都代表教会向澳洲土著人道歉,而极右的自由党政府的代表,总理贺华德,却像茅坑里的石头一样,拒绝说一句“I am sorry”!后来一个土著人的代表团去了伦敦,女王接见了他们,并且相当亲切和诚恳地向他们表示了歉意,让他们深受感动!自打那次以后,对比贺华德,觉得女王可爱多了。

而对女王的妈妈,这位“资深”枪迷,甚至是有些崇拜了!原因是在二战时,她被希特勒称为“欧洲最可怕的女人”!当她出现在伦敦被德寇炸毁的断壁残垣中时,不仅激励了RAF的斗志,也深得英国人民的爱戴,相信当时的希特勒对她,应该是相当地恨之入骨!

尼克-霍恩比 (NICK HORNBY)呢?这个阿森纳第一球迷,在《Fever Pitch》一书中,对他自己的“左”有一段相当精彩的描述!

“而在1979年5月,想作一次类似的牺牲(指10年后,为了能赢联赛,作者的一个许愿),却是比较复杂和困难。在总足杯决赛的前一个星期四,撒切尔夫人正企图赢得她的第一次大选,而总足杯之后的下一个星期四,我的结业考试也要开始。在这三件事中,很明显,我最关心的是足总杯,尽管同样很明显,我为撒切尔夫人有可能成为总理而感到恐怖。但可悲的事实是: 如果足总杯保证能赢的话; 即使一个保守党政府上台,我也打算硬着头皮认了; 但绝没有想到,这个撒切尔夫人居然会一再当选,成了英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理!(如果我想到的话,我还会许那个愿吗?用11年的撒切尔政府换这个总足杯?当然不会了!除非再给我一个双冠来交换!…)”

读BBC足球版块头条新闻有感

May 9th, 2007

对不起,昨天写的,今天才放上来!
(2007/05/8)
======================================================

打开电脑干完正事,查了天气预报后,第一件事就是上BBC网亚看新闻,当然一般只看标题,如头版头条没有什么意思就会去看体育版的足球版块。今天有关足球的头条新闻是《格莱则帮助赢得了冠军 – 吉尔(曼联主席)说》

一直不知道格雷泽对曼联的收购,从经济上或什么其他方面帮助了球队,于是这篇报道的题目,很是吸引眼球,尤其是在阿森纳俱乐部董事们压制了一次收购的“政变”之后,在许多枪迷悲叹阿森纳俱乐部丢掉了一次追上潮流的大好机会,丢掉了成为口袋里有大把银子的美国人的俱乐部的大好机会之后!

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这篇报道看来有点像是一位最高级雇员在拍雇主的马屁,不过这位曼联“chief”的马屁也拍到了点子上:因为正像他所说,格雷泽的“收购有利于曼联的稳定”-因为在收购之前,爵爷正因为一匹马和董事会某成员闹得不可开交!

这也就是曼联的美国老板几年来,对曼联这个俱乐部的所有的“帮助”!

从经济上来讲,从转会所花的钱上来看,这几年,曼联成了英超中最精明的俱乐部,因为他们在买卖球员上居然有了节余!曼联的球迷们说:

“Net transfer spending since the takeover is around £4m surplus. Our sales have exceeded our purchases. We’re the lowest spenders in the Prem. – 自从收购后,俱乐部在买卖球员上结余了4百万英镑。我们卖球员的收入超过了买球员的花费。在英超诸球队中,我们在转会上化的钱是最少的。”- http://arsenal.rivals.net/default.asp?sid=880&p=2&stid=8444900

如果你想知道曼联球迷对BBC这篇报道的反应的话,那瞅“一目”BBC的606讨论版块就可以“了然”,言辞激烈,也很好玩!所以没有必要在此废话。

但这篇报道告诉我们,被一个“很懂得怎样经营体育俱乐部的”美国老板收购后,他可能用不着继续往俱乐部投一分钱,他可以让俱乐部替他还购买俱乐部时的贷款,他可以在不花自己腰包里的一分钱的情况下,使俱乐部逐渐成为他个人的财产;

同时,他也可以“帮助”俱乐部赢得冠军,只是因为他“给俱乐部带来了稳定性”!

并不是像阿森纳一些球迷们所盼望的:美国大款来了,会给球队带来许多钱,“会帮阿森纳还清所有债务”(听了这话后,曼联球迷笑得前仰后合,我也承认,这是我最近上论坛感到很郁闷时,听到的最逗乐儿的一句话)!也不像一些枪迷所期盼的,美国老板来了,温格就会化大把的银子买成熟的球星!

所以,美国人收购曼联在曼联取得冠军这一事实上的功劳只是:“给俱乐部带来了稳定性”!

所以俱乐部的稳定性是极为重要的,无论是曼联的收购成功,还是阿森纳的收购不成功!

参看我的前一个博客,目前,俱乐部董事会的行为成功地镇压了“政变”,也成功地保证了俱乐部的相对“稳定性”(相对是指与克伦克在戴恩的帮助下,偷偷地强行收购所造成的混乱而言)

所以,通过格雷泽“成功”地收购经验来看,俱乐部的稳定性,比什么都重要,有可能帮助俱乐部”重新取得联赛冠军”,这才是我们俱乐部所需要的!

希望俱乐部能继续支持教授对俱乐部的规划,在成功地建成新球场之后,在俱乐部经济上即将跃上豪门之际,继续支持教授对球队的建设,无论是继续培养新兵,还是花大钱购买巨星!

不过真想建议现在的董事会应该对温格施加压力,在夏季转会过程中,花大钱买几个巨星,以给阿森纳俱乐部带来更大的稳定性!
——————————————————

原文:

标题:Glazers aided title push – Gill

重点:Bryan, Avram and Joel Glazer have reason to celebrate
Manchester United chief executive David Gill believes the Glazer family’s Old Trafford takeover helped the club to clinch another Premiership title.

第一段:The Glazers took control in the summer of 2005 and Gill told BBC Five Live: “Their ownership has brought stability and we are all benefiting from that.

保持俱乐部的稳定性很重要

May 4th, 2007

在论坛上一位坛友的回帖中谈到了俱乐部稳定性的重要,非常赞同!

英超在四大俱乐部之一的利物浦被收购后,人心惶惶(或人心雀跃),在3-1的情况下,阿森纳没有顺潮流,一股强势的收购风被董事会抵制住了,为什么呢?因为阿森纳和其他四个俱乐部都不一样: 不是濒临倒闭(切尔西),不是上市公司(曼联),不需要再建一个新球场 (利物浦)!

阿森纳董事会赢了第一回合,风浪暂时平息!

但收购风已经严重损害了俱乐部的利益(丢掉了一个精明的副主席 ),董事会7年来的主要矛盾暴露(当然矛盾岂止七年),引起了球迷和俱乐部的动荡不安!

所以戴恩的最大过错不是因为他帮助了美国人克伦克,而是因为他帮助美国人的第一回合没有成功(失算,并用不地道手段)!

试想如果我们的俱乐部董事们一致同意卖掉他们手中的股票,教授也无异议,方方面面,皆大欢喜,那我们球迷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当然是对新东家列队高呼:“热烈欢迎”“热烈欢迎”

但现实不是这样:
俱乐部董事们和大股东们不认为有必要卖掉俱乐部
教授也认为“靠我们自己的资源比外人带着一大笔钱进来好得多”;
戴恩和美国人也没有能力向我们球迷显示 :他们全面收购的计划一定会成功,他们的计划一定对俱乐部有益!

而且以下几点已既成事实:
俱乐部董事会已经少数服从了多数
董事会成员已经签订了“一年不卖”的合约
董事会给股东们发了公开信,一再强调会全力支持教授
戴恩已经被撤职
克伦克也暂时“按兵不动”…

暂时风平浪静,所以,俱乐部在这一股强大的收购风之中还算比较稳妥地控制了局势,等风波稍微平息后,现在各方面可以再坐下来,面对面地商谈,岂不比偷偷摸摸,搞得人心惶惶,双方剑拔弩张好得多?

所以为什么对董事会的决定举双手赞成!

从新球场看阿森纳董事会

May 2nd, 2007

现在阿森纳的董事会,被论坛上的许多人骂得一钱不值:一群“死气沉沉”,“堕落”,“无能”的老东西们,还有一位“老不死的”董事会主席!

说实在的,在这次戴恩以不正当的手段(not the right way ),背着董事会,企图帮着美国大亨克伦克强行全面收购阿森纳之前,俺们对戴恩真的是有些盲目的崇拜,而且真的“很不鸟”希尔伍德这个“老东西”!

但一场收购风波,让我对戴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进一步见识到他的厉害,但也明白了,7年来,在盖新球场的问题上,他一直站在董事会和温格的对立面,当新球场盖好后,当一块肥肉惹得一些美国商人,阿拉伯商人,俄罗斯商人垂涎欲滴时,戴恩看到了机会,于是演出了一场偷鸡不成,反失一把米的闹剧!

新球场在没有他的支持下建好了,而他在收购风波中失算了,两次证明了他站在弱势的一方,打了败仗!让我们真的对他的判断能力起了很大的怀疑!难道那么多年了,他还没有看出其余董事们究竟是怎样顽固的一拨“老家伙”?看来精明的戴恩不仅在盖新球场上,错算一筹,在帮助美国人强行收购上也有些“糊涂一时”!

现在,戴恩和克伦克的严重损害了俱乐部利益的收购风波暂时告一段落,因此俱乐部的几位主要人物都出来表了态,虽然依旧“不鸟”希尔五德这个老东西,但他的告股东的一封信,并不是代表他自己,而是代表了董事会。信中阐述了阿森纳在有了新球场后,经济地位的飞跃,对几年后俱乐部在经济上位居顶级的信心,对阿瑟-温格的全力支持,当然应该是代表董事会全体“老东西”的,所以“鸟不鸟”主席,并没有影响我们许多人去细读董事会的公开信,也没有影响我们许多人去领会教授和大股东费兹曼讲话的精髓!

支持董事会,是基于多年来对俱乐部正确方向的支持,是基于对俱乐部董事会和教练的信心,是基于对董事会在为俱乐部利益考虑的许多事实上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基于对教授的两个“项目”的期待!

只要从建新球场这一项成功上,就可以看出董事会这几个“死气沉沉的英国人”和教授走在了英超各俱乐部前面,看出他们的高瞻远瞩

还可以看出,在他们支持教授盖新球场这一决策中的超前的竞争意识

也可以看出这几位支持盖球场的董事们(戴恩不包括在里面)的野心和勇气,以及为俱乐部的未来,敢于承担责任的冒险精神!

克服诸多的困难,终于成功地建好了这个世人瞩目的新球场(也引来不少贪婪的目光),证明了精心主持修建球场的董事们(戴恩不包括在里面)的精明和运筹帷幄

没有这几个“死气沉沉英国人” 阿森纳是不是也会像利物浦一样,想盖球场,但没有钱,力不从心?

没有这几个“英国人” 阿森纳是不是也会像切尔西一样,也想盖新球场,虽然有钱,但因为地处伦敦,目前还是困难重重!

实际上哪个俱乐部不喜欢有一个世界顶级的新球场呢?这是一个俱乐部在经济上创利润的保证!但对绝大部分英超小队来说,不要说在寸土如金的伦敦了,在英国的任何城市,盖一个新球场,也是相当困难,无论他们的董事会如何的不“死气沉沉!”

阿森纳,在这几个“堕落保守”的“英国人”(其实最大的两个股东一个和戴恩一样是犹太人,一个好像是印度血统)的领导下,走在了其它俱乐部的前面,刚建好第一年,就可以看出新球场已经吸引了诸多世界其他顶级俱乐部;

巴西来了,阿根廷来了,葡萄牙来了,今年先夏天,以新球场命名的《埃米尔杯》的友谊赛,又将会使国米等俱乐部,聚集在阿森纳的新球场。

阿森纳,在这几个“堕落保守”的英国人的领导下,克服诸多的困难,成功地建好了球场,在今后几年中,俱乐部不仅在经济上可以和其他世界最有钱的俱乐部相比,而且在气势上,也会逐渐从一个比较小的俱乐部成为众人瞩目的豪门;

在这些事实面前,我宁愿支持让我们看到了阿森纳未来和希望的董事会,这些不一定是英国人的,“死气沉沉的”,“堕落的”“老东西们”!

克伦克再好,他没有让我们看到一点他对阿森纳俱乐部的设想,甚至连一点为了讨好阿森纳球迷,为他收购目的涂脂抹粉一下的企图都没有

总之,他以前没有支持过阿森纳一天,现在从他收购的手段上看,一点也没有把俱乐部的利益放在心上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没有“愚蠢到”像董事会的这群在一个”老不死的“主席领导下的”老家伙们“一样,投资而不期望回报!

从去年俱乐部的财政总结中找出了俱乐部董事会的董事们在2005和2006年的工资收入,因为他们一直不分红利,所以这是他们从俱乐部里拿走的所有的报酬:

俱乐部董事们2005和2006年中,工资等(英镑)收入表(董事们从俱乐部拿走的钱):

KG Edelman———92.7万(2005);103.8万(2006)

KJ Friar OBE——-52.6万(2005);70.3万(2006)

戴恩 —————–25万(2005);50万(2006)

希尔伍德————– 4万(2005);6.1万(2006)

其余几位东似的工资—-0.5万(2005);1.5万(2006)

Keith Edelman – 他是阿森纳俱乐部雇用的,负责财经的总经理,他的工资比较正常,俱乐部发给董事们的工资总数,有一半给了他!此人和俱乐部的关系似乎是纯粹经营关系,谈到阿森纳时,很少用“俱乐部”这个词,总是用“产品-product ”一词,他为俱乐部搞到了第一个战略伙伴,随后又参与了同奈克的10年1.3亿英镑赞助费协议的签订。他和董事费兹曼和弗莱尔全力投入新球场的建设,完成了与酋长航空公司签订的足球界最高的赞助费之一。

因其对足球事业的贡献而获大英帝国军官勋章(OBE)的弗莱尔(KJ Friar )的收入中有一部分是给他的养老金,这位枪手传奇,几乎干过海布里所有等级的工作,ball boy,打扫卫生,接话员…为了表彰他对俱乐部的贡献,俱乐部给了他相当高的退休金(也可能是一次性的,不很清楚)。

戴恩因为有股份,所以工资相对来说,也不算太高,但也占了俱乐部颁发的总工资的23%!

Lord Harris of Packham 没有要他的工资,董事会将其14,583英镑的工资捐给了慈善机构。

除了前三名的工资外,其余大股东们都很“没有经济脑瓜”,因为他们所有人从来都不分红,所以我们那个“财迷”的主席,真是很“迂腐”,居然愿意一年只拿6万英镑的工资,而不把他手上的那些可以收入百万英镑的股票卖掉!

美国大亨克伦克可没有那么傻!既然准备投资,全面收购俱乐部,既然那么精明的投资,最低也应该得到8%-10%的回报(对任何投资来说,这实在都不是很高的回报,放在银行中投资房地产或股票的回报也比这个高),也就是说,全面收购后(5-6亿英镑买股份)至少他应该准备每年从俱乐部拿回来5,000万英镑的回报!而现在的董事会,在2005年,从俱乐部中总共拿走了175万英镑,而2006年总共拿走215万英镑(主要给了三个人),这些钱只有美国大亨每年期待最低回报的4.3%!

收购风波中的各方

May 1st, 2007

美国人克伦克意图在戴恩的支持下,暗地里实行他全面收购阿森纳的计划,目前此事已告一段落,虽然没有成功,但克伦克已成了阿森纳的一大股东,乱乱哄哄的事情,总算有些风平浪静;

这是事关俱乐部发展和方向的一件大事,因此,俱乐部的主席代表股东会讲了话;俱乐部的第一大股东表了态;俱乐部的教练(阿森纳最主要的决策人之一)也对全面收购谈了自己的看法…

但我们至今好像还只是听到了“一面之词”,没有听到过事情的另一方:克伦克和帮他忙的戴恩,解释他们企图全面收购俱乐部的目的,以及阐明他们对俱乐部被收购后的计划和设想(如果有的话),他俩还没有就此讲过一句话!

也许因为所谓“收购”是偷偷摸摸地进行的,属于“商业机密”?因此没有必要告诉俱乐部的基础 – 大小股东和球迷们?
也许他们用不着自己来表态,媒体已经在为他们大肆宣传,媒体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也许已经有为数众多的球迷可以预测到,被收购后俱乐部的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预测到克伦克对俱乐部的设想和态度绝对会有益于俱乐部?

于是克伦克和戴恩就用不着表明他们对俱乐部利益的关心?也用不着出来说明全面收购成功会给俱乐部带来什么好处?

球迷们对俱乐部是否应该被美国人全面收购的态度分为两大派,按理讲,球迷们的态度应该是基于多年来对俱乐部的了解,基于俱乐部的现况,基于事实,还有很重要的,是应该基于以下几位主要当事者对被全面收购的态度:

================================================

阿森纳主席希尔伍德代表俱乐部董事会说:
“……很多年前,董事会就已经意识到如果阿森纳足球俱乐部要保住自己的位置,那么我们在商业开发上必须要有一个重大的改变,一点特别的是,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离开所爱的海布里搬到新家。我们的目标和阿瑟-温格的非常吻合,资金主要来自门票收入、电视转播和在球员上的投资。我们的资金足以支撑俱乐部长期成长和未来。
……
这个结果就是我们现在所获得的收益不逊于世界上最大的足球俱乐部,我们收益相比过去六年差不多增长了3倍董事会成员包括了俱乐部大股东们一直以来都将他们的红利继续投入到俱乐部建设中来。

我对于这个赛季我们没有拿到我们希望的奖杯感到遗憾,但是我们完全支持阿瑟对球队的建设,这支显著的年轻球队踢着赏心悦目的足球,他们在未来将向奖杯发起挑战。另外,只要阿瑟在今年夏天需要增强阵容,资金是有的。事实上,我们计划一年比一年增加投资。

董事会全体都是阿森纳的球迷,俱乐部都在我们的内心最深处,我们相信未来是光明的,无论在球场上还是在球场外… ”

(注:以上阿森纳主席给股东们的信转自枪手论坛的翻译)

http://bbs.arsenal.com.cn/viewthread.php?tid=100644&extra=page%3D2

注:参看阿森纳官网上的年度财政报告上股东们的工资收入列表,除了三个人外,董事们的所谓工资让我们贫民老百姓都觉得少得可怜!他们也不分红,将收入全部投回了俱乐部,对此将另开帖讨论
================================================

阿森纳董事会的第一大股东费兹曼说:
“我想,(克伦克)很难向我和其他董事会解释,投资4亿,5亿,或6亿英镑,如何得到回报。即使只想要8%-10%的回报,你也期待拿到5千万英镑。而且这些钱只能是从俱乐部得到,否则的话,这个收购还有什么意义?”

“董事会现在有45.5%的俱乐部的股份,我们有朋友,可以将我们的股份提高到50%以上,所以,即使他们强行收购,也永远控制不了俱乐部。

(注:小股东们可能绝大多数都是俱乐部的朋友,以上摘译自aeseblog)

http://www.arseblog.com/WP/index.php

================================================
教练温格说:
“游戏(指外国人收购英超俱乐部?)还在进行,但目前除了阿布,我们不知在其他俱乐部里到底有多少钱;只有阿布拉莫维奇可以说:‘对呀,我会拿出钱来的,无论需要多少’!

而美国人是用他们常规(正常的)的资源,我们必须得看利物浦和阿斯顿-维拉做得怎样。

我想还是像我们以前做的那样,以更大的规模,用我们常规的资源来建设俱乐部比较明智,因为我们知道,这才是俱乐部的未来和保证。

目前我们有些拮据,因为我们要还新球场的贷款。但在三,四年的时间内,这个俱乐部在经济上将会非常坚实,只要用我们自己的钱,(在经济上)我们就可以位居顶级。这比让任何外面来的人投一大笔钱,要好得多。”

(注:以上转自自己的帖子)
http://bbs.arsenal.com.cn/viewthread.php?tid=100636

================================================

阿森纳新股东克伦克说:
“……??????阿森纳俱乐部? ? ? ? ? ? ? ……”

================================================

被阿森纳股东会撤职的戴恩说:
“……??????阿森纳俱乐部? ? ? ? ? ? ……. 我会回来的,看谁笑到最后(注:怀疑这句话也是媒体的YY!)……”

===========
于是球迷们说:

A. 支持俱乐部董事会和教授
(注:这也是本人的观点)

– 追随俱乐部一定以相信俱乐部为基础,俱乐部董事会何教授一贯的作为是绝对有益于俱乐部的长期发展和利益的;如果反对俱乐部董事会的话,是不是应该像曼联那些反对现在美国老板的球迷一样,另打旗号,跟俱乐部对着干?

董事会和教授对全面被收购的态度明确,分析理智,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从俱乐部的利益和未来考虑!俱乐部继续掌握在这些人手里,我们放心!

B.支持克伦克(暗地里或强行)收购俱乐部
(注:不理解为什么,所以举出的理由可能不全面)

– 因为英超三大球队都被收购了,我们如果赶不上这趟车的话,就会失去成为切尔西那样的超级豪华俱乐部的机会,俱乐部以后就可能卖不掉了

… 因为克伦克很有钱,很会做生意,手下有很多体育俱乐部,包括一个足球俱乐部,这个足球俱乐部也很赚钱(注:尽管绿茵场上成绩可不怎么滴),俱乐部老板有钱,俱乐部成绩就会上去,俱乐部就会有一切…

… 还有…克伦克一来,会替俱乐部还清所有债务(注:这是我看到的最搞笑的一个说法)

… 还有…克伦克不会那么“保守”和“堕落”,而且长得也比希尔伍德这个“老家伙”帅,呵呵…

看BBC,读枪手八卦

May 1st, 2007

BBC中文网的《英超周记》够八卦!

在自平写的一篇《曼联上演大逆转 枪手一战起波澜》,八卦的非常有水平!
http://www.bbc.co.uk/china/lifeintheuk/story/2007/04/070430_premiership.shtml

文章的小标题为:“从0:2落后到4:2大胜,曼联再次上演大逆转好戏。阿森纳3:1击败富勒姆,使保级大战更趋精彩”;虽然题目的上半部分的内容,占了整篇文章的1/2,而下半部分关于阿森纳的内容只占全篇的1/7!

曼联和切尔西的两场比赛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上半时穆氏很高兴,下半时弗爷很高兴! 不过曼联对埃弗顿的比赛真的更有戏剧性:埃弗顿门将特纳抱球后的脱手,加上曼联曾经的内维尔兄弟中的弟弟-费尔的乌龙!这两个戏剧性因素可能不仅使本赛季英超冠军之争“了无悬念”,看来也给众球迷的茶余饭后增加了更多的乐趣。

不过这篇文章八卦的本色,还体现在有关阿森纳1:3赢了富勒姆的比赛的一小段上:

“要说这场球本身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不过,在这场比赛的前夕,发生了一件事情,而且被某些媒体一分析,就显得很诡异。

众所周知,富勒姆的老板是埃及大富翁法耶兹。他的儿子与戴安娜王妃在巴黎遇车祸双双遇难之后,法耶兹一直声称此事背后有阴谋,矛头直指英国王室。在富勒姆与阿森纳比赛的前夕,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首次公开向外界坦承:她是一名阿森纳的球迷!”

这一小段粗体看了三遍,也没有明白,女王在赛前坦诚自己是阿森纳球迷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为了给被全面收购搞得逢雨欲来的枪手打气?还是要公开对阵富勒姆的老板?总之,真的觉得有些“诡异”!

可恨的伊拉克战争,好样的Gunner哈里!

谈到枪手球迷,特别是谈到枪手的皇室球迷,自然让我们想到了皇室四代中的三代枪迷,女王妈妈,女王自己(刚证实不久)和女王的次孙-哈利王子

因此今天BBC中关于“英军总参谋长达纳特决定,哈里王子将被派往伊拉克前线”的新闻,自然引起了注意。


哈里王子一直表示希望去伊拉克

“…总参谋长达纳特说,他做出这一决定是出于目前所有部署在伊拉克的英军利益考虑,也为了结束媒体的猜测。

达纳特此前曾经决定批准哈里赴伊。

但反对者认为,哈里王子在伊拉克无疑会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英国前国防大臣诺特说:”危险在于,哈里王子会危及其他士兵和年轻军官的生命,这是不可取的。”

经历了军校学习和准备性训练的哈里可以率领一支11人的侦察小分队,乘坐装甲战车收集情报。

四月份,11名英军士兵在伊拉克遇袭身亡,这是伊拉克战争以来英军遭受的最严重伤亡之一。

而且前不久,两名执行类似任务的英军士兵被炸身亡;包括一位和哈里同样职位的下士(including a corporal doing Harry’s armoured reconnaissance troop leader job)。 本月初,英军一辆”挑战者”坦克被伊拉克武装人员重创。

这无疑增加了人们对哈里人身安全的担忧。

英国国防部当时决定重新权衡派遣哈里前往伊拉克的决定。

但哈里王子本人一直表示希望能奔赴战场一线。

另外,哈里王子的朋友也对BBC皇家事务记者说,哈里如不能随部队前往伊拉克执行任务会”非常失望”。

BBC皇家事务记者亨特说,哈里一直表示他不愿因为自己身份而得到特殊照顾。

如果哈里最终成行,他将是自1982年以来首位奔赴战场的英国皇室成员。哈里的叔叔、约克公爵安德鲁当年曾参加福克兰群岛战役。

前国防大臣诺特说,哈里的作战任务与叔叔当年的情况不同,因为伊拉克战争”更艰辛“,而且”没有得到公众的全力支持“。

还是关于阿森纳的全面收购

April 28th, 2007

这个中文博客从今天起将会成为博客 Perfect Pitch 有关阿森纳和足球的中文版,除此外,也许会有更多的胡言乱语,得看本博主有没有时间和兴趣了。

http://www.tppblog.com/
April 25th, 2007

继上次关于阿森纳的一些想法后,还读到一篇好的,和arseonline.com 谈到的同样问题的文章,虽然有些长!
http://arsenal.rivals.net/default.asp?sid=880&p=2&stid=8444900

下面的摘要引自UWS(Unite We Stand)网站管理员的讲话,是这篇文章中最精彩的一部分(是与阿森纳网站的管理与之间的谈话,因此应该是将给枪迷们听的):

=====================================================

Why do you think Glazer has invested money in United? He raised bank loans to finance the share purchase, that’s all, the club hasn’t received a penny. In fact there’s been a net outflow of cash to Glazer, because as soon as he was able, he transferred the debt from himself personally onto the club. The club are now repaying his loans. But more exactly, the supporters are buying the club for him.

为什么你们会觉得格雷泽对曼联投了资呢?他从银行贷了款,来买股票,这就是全部过程,俱乐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他那里得到过一个小子儿。事实上,只有俱乐部的钱单反面的流进了格雷泽的腰包,因为当时在一有可能的时候,他就将他个人的债务转到了曼联俱乐部的头上,现在俱乐部在替他付还他的个人的贷款。更准确地讲,俱乐部的球迷们在为他收购俱乐部。

Net transfer spending since the takeover is around £4m surplus. Our sales have exceeded our purchases. We’re the lowest spenders in the Prem.

自从收购后,俱乐部在买卖球员上结余了4百万英镑。我们卖球员的收入超过了买球员的花费。在英超诸球队中,我们在转会上化的钱是最少的。

Now SAF is moaning he’s only got 12 fit players. Well who’s fault is that? Successful clubs budget and provide for injuries. We haven’t got two brass farthings, all our cash is going to the banks.
现在爵爷在感叹他只有12个球员的身体状态没有问题,那这又是谁的过错呢?成功的俱乐部的预算,和球员的受伤,我们自己连一点钱都没有剩下,所有的现金都流入了银行。

Don’t confuse our takeover with Abramovich – he’s pumping money into Chelsea, the Glazer’s are pumping money out.
不要将我们的被收购和阿布的收购混淆在一起 – 阿布是将钱注入俱乐部,而格雷泽是将俱乐部的钱扒拉出去。

And the Liverpool takeover has mo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lazers than the scousers realise. They’re too thick to see it. If AFC are taken over, the deal needs to be right for the club and its supporters, as well as the purchasers.
利物浦的收购倒是与格雷泽的更有相似之处,但利物浦的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他们的脑袋瓜太木。如果阿森纳也被收购的话,那交易一定要对俱乐部和球迷们当然也对买家双方有益才行。

Otherwise you’ll be f****d over. Our current success on the pitch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Glazers, and its not sustainable.
否则的话,你们也会被涮了。我们现在在球场上的成功,和格雷泽没有一点关系,而且这种状态也支撑不了多久。

反对美国人Glazer收购的曼联球迷们

April 26th, 2007

美国大亨会给俱乐部带来大把的银子是个错觉,看看曼联那些反对美国人收购的网站,他们至今仍然在做着没有希望的努力,觉得他们很惨!

将自己在论坛上和大多数人辩论的一些论点copy在下面:

http://www.joinmust.org/thefacts/theirdebt.php

这些原来持有曼联股份的球迷们在网站上放了一个负债时钟:

The Debt Clock
713 days :: £664,086,907

去年,一年仅付利息,就是8,490万英镑,平均每天23.3万!注意,只是还利息还不包括还贷款的本钱!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钱都是从俱乐部的盈利中拿走的!作为Glaze本人,没有太多的经济上的压力,即便曼联倒闭,也是先拍卖曼联的财产,而不会影响到他在美国的财产,克伦克也是如此。

可以想象,为什么这些当初抵制收买的曼联球迷们会那样忧心忡忡,现在还会在那里做这些没有用的抵制,好可怜!

他们成立了一个基金会,叫凤凰基金会,意思是从火中新生,准备有一天,当球迷们有机会时,可以把俱乐部再买回来!虽然这好像这只是个梦想,但他门已经筹集了200万英镑的资金,好可怜!

我们有没有一点必要,这样迫不及待地,去步他们的后尘呢?

这些誓死反对全面收购的曼联球迷也许比较理想主义,对他们我们并不了解,但在他们网站上的这些数据,也不是猜出来的,而是Glazer自己在买曼联之前的正式Offer Documents (出价单)文件上写的,他们的数据也是根据Glaizer自己的business plan(经营规划)计算出来的

Glazer部分贷款的compound interest(复利)高达20%,这也并不奇怪,对风险小的,银行可以给长期低利贷款(比如房地产贷款,有房子作抵押,大城市的地价一般七年翻一番,还不起贷款,银行没收房地产,银行决不会有任何亏损,阿森纳有新球场作抵押,所以在重新贷款后,将贷款改成了长期低利,俱乐部才有可能让新球场自负盈亏);

风险大的借贷,一般银行只会给短期的高利贷款(比如汽车贷款,靠信用,因为汽车本身没有什么价值来作抵押,即使车子全报废了,贷款者还需有能力来付贷款才可以),这可能就是Glaizer的贷款和阿森纳的贷款的区别?
=====================================================
介绍一个博客

http://www.wretch.cc/blog/wadissimo&article_id=6927570

我们的(英文)博客,欢迎留言
http://www.tppblog.com/

[翻译]:为什么董事会应该抵制任何全面收购?

April 26th, 2007

http://bbs.arsenal.com.cn/viewthread.php?tid=100376

为了进一步表明我个人的“不随大流”的观点,将arseblog昨天的一部分翻译放在了二楼。并不是因为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或外国球迷比我们更了解实情,只是为了希望更多的坛友,能够理解自己为什么不希望俱乐部随大流 ,为什么会100%地站在董事会一边 – 归根结底。哎,不仅孩子还是自家的好,连老婆也都是是自家的好!

arseblog这个博客想来大部分球迷也很熟悉,这个阿森纳球迷的博客成为英国体育界最受欢迎的博客也不是偶然的。你总是能在上面看到一些精辟而又风趣的观点,而且在上面总是有很多的链接,让你可以纵观有关文字。可惜那些文字都是英文的,俺们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和人力,来对这些文字作一一的翻译,MS论坛上俺们还是极少数,而论坛上的翻译高手们好像也没有太多人对支持董事会的文章感兴趣(呵呵,做好了被拍砖的准备 )!
====================================================

http://www.arseblog.com/WP/index.php

Why the board should resist any takeover
为什么董事会应该抵制任何全面收购?

24 Apr 2007

当球场上没什么事时,所有的注意力都有集中到克劳克和戴恩以及收买的传言。我觉得我没有必要再次声明我是反对全面收购的,因为有很多的原因使我持这个态度。我认为希望俱乐部被收购,是没有看到事情的全部的画面。

在Arseonline上有一个自己命名为希尔-伍德爵士的人写了一篇绝妙的文章,这篇文章和我对此事的许多感觉产生了共鸣。比起曼联的那位(网站的管理员)在UWS(United we stand网站)上的一席谈话中间那一段来,有价值多了。(注:这位管理员在与阿森纳arsenal rivals 网站管理员的对话中,讲到他们的美国新东家几年来没有给曼联一个子儿…在这个网站还有一篇批驳“亲爱的 Myles Palmer的文章)

http://arsenal.rivals.net/default.asp?sid=880&p=2&stid=8444915

当我们比较一下Myles Palmer在ANR上的那篇文章时(就是剑胆琴心在论坛上翻译的那篇),整个一个对戴恩和克伦克的躲躲闪闪的宣传(那两位自己也很难搞出比这篇更好的宣传品来),你可以看出谁才是阿森纳的支持者,谁真正把俱乐部的利益放在心上。文中有一点让我们看得比较舒服,就是根据他以前的纪录,我们的老朋友Myles这次说,全面收购是“不可避免的”……(这个Myles以前的许多预言都是和结果的事实相反)

在他的那篇文字中,埋怨我们的董事会缺少远见和能量,而就是这个董事会在高瞻远瞩之后,完成了新球场的建设,因此他文章中的说法真是有些荒谬可笑。让我们不要忘记,建设新球场,将阿森纳俱乐部的经济地位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便俱乐部可以和当时的“top dog”(经济上处于榜首)曼联竞争,而这一创举是在当时董事会有一个反对者的情况下开始的!当时没有人能预见阿布,和其他外国投资者不一样,会成为很独特的英国足球俱乐部的东家,准备为他的玩具大把的丢钱。

因此Myles Palmer的说法,即阿森纳董事会“必须”卖掉俱乐部,真是胡说八道。在Arses(arseblog的论坛)上有很多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很自然,有人想知道克伦克拥有俱乐部和当前的股东会拥有俱乐部有什么不同。. Arser Eight(arseblog 论坛上的会员)的一番话,比我今天早上能写出来的东西更有说服力:

– “现在的股份持有者,对拥有的股份,每年都期待一些现金的回报(分红)- (注:现存董事们不参加分红,但有工资,所有的利润都重新投入俱乐部的建设- arseblogger,但他们不会要俱乐部付还他们买股份时的花费。如果克伦克进来的话,他会用他自己的现金买一些股份,但他也会贷一大笔款来买股份,他没有能力完全从自己的腰包里掏钱来买股份(或不愿冒这个险)。
银行会贷给他钱,但银行是要他还贷款并加付利息的。所以克伦克(a)必须找到钱来还他贷款的利息(光这些,就占去了阿森纳现在股份分红的很大的百分比) 而 (b) 还要有钱来还他的贷款。
这说明,他或者(a)丢钱,或者(b)作为那么一个伟大的足球经济专家,他可以对俱乐部的经济实行变革,或者(c)从俱乐部吞啜所有的收入,还给银行(也很有效地进入自己的腰包)。
(c) is the tried and trusted Glazer route and the one I’ll bet he’ll take.

最后一点 (c)是格雷泽(Glazer)试过并坚持的路线,我觉得也是克伦克会采取的路线。

请注意在这一戏剧化的情节中,所有的现金都是从俱乐部转到了克伦克的腰包里(我们为他付了他买股票的钱)同时也转到了支持他的银行里。这里不会有奇妙的转会的高潮。他不会像阿布那样扔钱 – 他干吗要这么做呢?人们可能会看到俱乐部转手后的一些表示(钱),但真正的结果在今后10年会显示,原本应该投入球队的收入,会用来还克了克买俱乐部时的贷款。“

这才是目前这件事情的现实。如果对短期的荣华感兴趣的话,可以全力去支持克伦克和他的盟友戴恩。但如果仔细考虑,从长期的稳定和长期的收入上来考虑和规划的话,应该毫无选择地支持董事会,站在俱乐部的同一立场,反对任何全面收购。The Mirror报道说,在与阿森纳支持者基金联系后,克伦克会写信给阿森董事会和股东们,而且Keith Edelman(阿森纳负责财经的总经理)希望和他见面。我很疑惑,在他买走了阿森纳的股份之前,是什么阻止了克伦克同董事会联系呢?现在的这种“示好”是不是晚了点?

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的证据,看一看 James Lawton is all for it 是一个不坏的主意。

…….

阿森纳目前没有必要随大流

April 25th, 2007

转自《枪手论坛》

http://bbs.arsenal.com.cn/viewthread.php?tid=100376

本来对董事会抵制全面收购,对戴恩的被撤职,存有一定的疑惑,但在这几日读了一些正反两面的文字后,发现自己的态度比较明确了:在这种局势下,作为一个球迷,本人还是选择了支持阿森纳现在的董事会,一年内拒绝全面收购!

球迷支持俱乐部,也许经常是盲目的,本人也许只是因为教授对收购的一贯的态度,就会盲目地支持董事会:前几日,教授在thesun.co.uk 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我想还是像我们以前做的那样,用我们常规的资源来建设俱乐部比较明智,因为我们知道,这才是俱乐部的未来和保证。”

http://www.thesun.co.uk/article/0,,2002390000-2007180525,00.html

在这次收购风潮中,大家对戴恩背着俱乐部暗地支持克伦克的行为很不理解,教授的言谈中,也强调过:即使收购也要以“正当的方式(the right way)”!

不说别的,戴恩的这次“胳膊肘往外拐”的行为,引起了俱乐部的动荡不安,仅就这一点,本人对戴恩行事的目的就打上了问号!如果为俱乐部好的话,是不是应该在与克伦克联系之前,争取一下其他人的意见,是不是应该与对俱乐部有巨大影响的,掌管球队大权的温格商量一下,也不至于将大家都蒙在鼓中,致使事情暴露后,不仅损害了俱乐部的利益,自己也闹得个偷鸡不成?

至于那个满含杀机,报复性很重的“笑到最后”,希望只是媒体的YY,希望这种表达了对俱乐部今后利益极为不利的态度的话,是媒体的臆造,而不是出自那位曾经让我十分崇拜的戴恩之口!

在俱乐部中,以前可能对戴恩的崇拜仅次于温格。球迷对俱乐部主要角色的喜恶,只能取决于大的事件,近年来什么是俱乐部最大的事件? – 那无疑是建设新球场!

可以想象,拆掉海布里,建设新球场,对阿森纳俱乐部的上层来说,是一个很艰难的决定,这种意味着对阿森纳俱乐部传统的一部分的告别,对海布里的告别,在那时,不仅要克服感情上的障碍,最重要的是在俱乐部经济上,是一个有相当风险的行为(在阿森纳告别海布里时,温伯利球场因遇到了财政上的问题,还在拖拖拉拉,没有封顶),但教授和董事会的勇气,他们的高瞻远瞩,让他们做出了这个不亚于1919年球队搬到海布里的,对俱乐部影响深远的决定!

这也是教授对阿森纳长远规划的两个项目中的一个:
– 建设新球队 : 保证球队在今后几年不至于青黄不接,保证球队在激烈的竞争中的状态;
– 建设新球场-:保证我们今后在经济上可以有机会位居世界足球俱乐部的顶级!

“目前我们有些拮据,因为我们要还新球场的贷款。但在三,四年的时间内,这个俱乐部在经济上将会非常坚实,只要用我们自己的钱,(在经济上)我们就可以位居顶级。”- 温格

记得当初曼联被收购时,曼联球迷们的反对; 也记得阿森纳球迷在球场上对他们天女散花般的“美钞”的讽刺!想一想曼联的一些铁杆球迷们现在还在作无用的努力,(http://www.joinmust.org/thefacts/theirdebt.php),
我们阿森纳球迷应该庆幸,没有让那位克伦克像格莱泽(Glazer)一样得逞,在混水中摸走了一条大鱼!最近那些反对收购的曼联的球迷们也告诉阿森纳球迷:不要以为美国人格莱泽给了我们球队多少钱,实际上,几年来他只从曼联拿了钱,而没有给曼联球队一个子儿!球队最近的好状况,跟美国东家一点也没有关系…

http://arsenal.rivals.net/default.asp?sid=880&p=2&stid=8444915

为什么现在阿森纳的许多球迷都开始变得喜欢被收购了呢?

无疑是因为觉得大势所趋?即便是大势所趋,对阿森纳俱乐部来说,也不是当务之急,更何况,这个收购者克伦克企图收购阿森纳的手段,不仅没有成功,还给阿森纳俱乐部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我们就更没有必要,继续支持他在下面继续不停的搅浑水!

还有很多人是觉得阿森纳在绿茵场上的成绩:前两个赛季比不上切尔西和利物浦,这个赛季又比不上曼联,因此当这3家都被收购后,阿森纳也应该及时跟上。阿森纳球场成绩不好的原因,相信大家都知道,好像和换不换董事会没有任何关系!切尔西是另类,利物浦刚刚卖掉,也不用说了,但起码现在还没有看出,曼联的美国老板如何有什么行动,提高了他们球队的战斗力!

支持收购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论据,就是美国人比英国人会做生意, 在做生意上,这可能是个事实,但在运转一个英国足球俱乐部上,就不敢认定这一点了!起码在没有看到Glazer或利物浦新东家的介入,对俱乐部有什么好处的情况下,对这一点更是表示怀疑;何况,正因为美国人的精明,才可以看出他不择手段地,甚至想强行收购阿森纳,是因为看到了阿森纳有利可图!

任何俱乐部都和商业公司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就是俱乐部的成员有一个共同的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的爱好,因此衡量一个足球俱乐部的好坏,赚钱的多少,不是最主要的衡量标准,俱乐部的成功与否,最主要的,还是要看球队在绿茵上的表现,赚钱多少,只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条件!谁也不敢保证,被美国人收买了(或不被美国人收买),球队今后的成绩就一定会在好起来,因为谁是东家,不一定能决定球队的成绩;

而阿森纳球队绿茵场上的成绩,或俱乐部经济上的成功与否,好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儒帅-温格,所以听教授的,一直是我作为一个傻球迷的准则!

还是像教授所说,当我们能够靠“我们自己的资源”将俱乐部在经济上建设成为一个“顶级俱乐部”时, “这比让任何外面来的人投一大笔钱,要好得多。” – 温格

其他俱乐部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没有我们的先见之明- 盖起了新球场,他们不是在缺钱的情况下(切尔西,利物浦和其他球队),就是在被外国人垂涎的情况下,因为是上市的公司,而不得不卖!

阿森纳也被外国人垂涎欲滴了,因为阿森纳的新球场!

据arseblog论坛中的美国球迷讲,那个克伦克收购了四个体育俱乐部,只是在1997年收购了一支美国橄榄球队后,那个球队赢了一次冠军,这十年来,他的四个球队,什么也没有赢,但都赚了很多的钱!(美国人是会做生意,小贝去了没多久,据说卖球衣,已经将花在他身上的钱赚了回来,这是题外话)而他的那个足球队,也是在盖好新球场后,被他这个房地产巨头买了下来,从投资的角度上讲,自然和收购阿森纳一样(考虑到新球场周围的房地产建设),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而那个足球队,并没有因为大亨的介入,在成绩上有什么提高,不仅没有赢任何奖杯,还几次易名,这种只是发生在不成熟的俱乐部的事情,不能说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在会赚钱不一定会管理英国足球俱乐部的论点之后,还想反驳一下,所谓俱乐部的董事们老了,跟不上形势了,没有魄力,没有能量,还没有了戴恩….

还是应该看到,在建新球场这一高瞻远瞩的决定后面的主要策划和支持者,是我们现存的董事们和我们的教授,而董事会唯一的反对者就是戴恩。如果没有魄力,没有能量,跟不上形势,就不可能高瞻远瞩地,克服种种困难,成功地建成了新球场,在没有戴恩支持的情况下,使俱乐部在经济上走在所有英超俱乐部的前列,打下了在不久的将来,在经济上成为英超顶级的基础;

也不会因此而引得对钞票嗅觉十分灵敏的克伦克们垂涎欲滴,意欲插手,成为摘桃派!

戴恩对俱乐部可以说是功不可没,这是没有任何疑义的!但在决定建新球场时,这件对俱乐部最大影响的决定上,戴恩已经站在了温格和全体董事会的对立面上!因此,对他为什么会在这次收购事件上来这么一手,也就比较明了了!看来从七年前决定建球场开始,戴恩的意见已经与俱乐部,董事会和温格有了分歧,难怪在盖新球场的整个过程中,他没有介入,而付出最多的俱乐部的上层,是温格和咱们的第一大股东费兹曼!

费兹曼是阿森纳的life long球迷,现在已经辞掉了他钻石公司的董事的职务,而一心关注阿森纳。规划和建新球场过程中,主要是他在建球场上支持着温格(财政上和具体规划上),他和温格一样,关注着新球场建设的每一个细节…

费兹曼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犹太商人,对于俱乐部的热爱和了解,对于英国足球俱乐部的管理和运行,相信一定胜过那个企图将阿森纳变成他的摇钱树之一的美国大亨!

就是不考虑以上这些,从俱乐部的稳定和发展上来讲,在没有证实克伦克不是又一个Glazer 的时候,在肯定克伦克不会是又一个阿布的情况下,为什么要迫不及待地卷入全面收购的,已经被戴恩和克伦克的行动搅浑的潮流之中呢?

相信教授,因为我们相信他对阿森纳的一片真心!希望不要因为俱乐部易手,而打碎了他对阿森纳未来的规划,和这些规划带来的已经触手可及的成果。

看到了剑胆琴心(这个ID让我想起了一个人)在论坛上翻译的那篇Myles Palmer在ANR上的文章,虽然这个Myles Palmer写了一本关于教授的书,有时他也自称是阿森纳球迷(可能在写这篇文章时,为了更有说服力),但早就在什么地方见过(有时间会找出证据)此人曾明确表示自己不是阿森纳球迷!

为了进一步表明我个人的“不随大流”的观点,将arseblog昨天的一部分翻译放在了二楼(略)。并不是因为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或外国球迷比我们更了解实情,只是为了希望更多的坛友,能够理解自己为什么不希望俱乐部随大流 ,为什么会100%地站在董事会一边 – 归根结底, 哎,不仅孩子还是自家的好,连老婆也都是是自家的好!

http://www.arseblog.com/WP/index.php

arseblog这个博客想来大部分球迷也很熟悉,这个阿森纳球迷的博客成为英国体育界最受欢迎的博客也不是偶然的。你总是能在上面看到一些精辟而又风趣的观点,而且在上面总是有很多的链接,让你可以纵观有关文字。可惜那些文字都是英文的,俺们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和人力,来对这些文字作一一的翻译,MS论坛上俺们还是极少数,而论坛上的翻译高手们好像也没有太多人对支持董事会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