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再谈听书”系列的第十篇了,写到第九时,因发文遇到困难,本不想继续写,但为了“十全十美”就加了这么一篇,不过文中“书”的含义已经不一样了。
前九篇中的“书”是非常非常狭义的,仅指在网上能收听到的、中文的、经典的、畅销的……评书与小说,对了,还有免费的,当然并不是为了省几个小钱,以前解释过,就不在此重复了。
虽不再听这类书,但为了催眠,每晚还在听,听的是2009年梁冬主持、许文兵老师讲解的《黄帝内经》。“2009年”这个时间定语很重要,因为一直都是在听这个版本,囫囵吞枣地听了有三遍了。晚上睡前听,主要是催眠,糊里糊涂地就进入了梦乡。然后白天干家务时再听,一集大约40多分钟,有时回倒,听个明白,白天听书就是学习与复习的一个过程了。徐老师的讲解中可学的内容太多了,虽然并不是百分之百的认可,但认可部分的内容已经很多很多了,一本《黄帝内经》是够学一辈子的。
许文兵老师那时的声音很好听,用听友的话说,非常“治愈”;用徐老师自己的话讲,比较“坦荡”,发自内心;自己感觉非常自然、幽默、直率、随意、似乎还有些孩子气,总之易于接受,还非常催眠。
而梁冬天马行空的打岔与装傻式的提问,增加了收听的乐趣。感觉梁冬的思维方式是跳跃式的,极会联想,包罗万象、语出惊人、不求精准……这些可能都是他职业能够成功的性格中特点?
喜马拉亚网上还可以找到许文兵与梁冬2020年的一档节目,就是大年三十到初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节目中多了一位笑起来很好听的主持陈晨小姐姐,还有配乐和男生总结,挺热闹的,也还挺有意思,内容基本来自2009版本。对不喜欢听经,又想了解中医养生的朋友,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听书到听《经》,有一个飞跃,就是从兴趣到学习。
自己是一个不怎么喜欢学习的人,因各种原因,从小就不怎么喜欢上课,又比较懒,没有做过什么朝九晚五的工作,因此专业知识很少,主要还是秉性所致吧,专业之路可以说是嘎然而止。对业余的东西,基本可以用“浅尝辄止”这个成语来描述,学什么也没有长性,到老了,自然更是随心所欲。
所以听《经》后,结合自己的经历,觉得可学的东西太多了,因此,的确可以称之为读(听)书路上的一个飞跃。
自己记忆不好,可能是与曾经发高烧一个多星期有关吧,不过之前,上中学时,也是糊里糊涂不记事,人老了,就更是善忘。所以现在学习,只能是“得意忘言”了。
徐老师讲解《黄帝内经》时,也提到过“得意忘言(形)”,此语出自道学鼻祖庄子,网上居然有人称其为“躺平鼻祖”,虽有些不敬,但却也达意,这也是自己喜欢了解一些道学的原因。讲“经”自然会提到这一句,其意也许可以解释为:“道家主張,人不可拘泥於語言文字之中,一旦通達道理,可以捨棄這些外在的形式。” (引自网络)
但本人借用这一句,只是为自己的善忘找个借口:学习内经,背不下来,只记得了一些意思,呵呵,尽管如此,自己觉得还是收获颇丰。
提到“得意忘言(形)”,想起最近看到的翻译泰斗许渊冲先生的视频,对这位老先生崇敬备至。想必老先生是非常喜欢道学的,他《翻译经》中的“得意忘形”,与许文兵老师讲解《内经》时提到的意思相差不远,对自己学习与理解均有帮助。
下面是许渊冲教授的
《翻译经》
仿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译可译,非常译。
忘其形,得其意。
得意,理解之始。
忘形,表达之母。
故应得意,以求其同;
故可忘形,以存其异。
两者同出,异名同理。
得意忘形,求同存异:
翻译之道。
听人讲经,可能也应如此吧。
以后有时间再写一写“得意”的一点收获,主要是自己以身试药,以身试医的一些体会吧。
(注:下面所附,是随便从网上搜索到的,仅为参考,为多提供些信息而已。此话题过于“磅礴”,非本人这类胡言乱语的博文所能(所想)表述的了。)
====================================
附1:
道德经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可以用言语描述的道,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可以叫得出的名,就不是恒久不变的名。无名,就好比天地未判之初始;有名,乃是万物化生之根本。所以一直保持在无欲念的状态,可观察万物起始的微妙;始终保持在有欲念的状态,可观察事物的演进和结局。观察到的这两方面是同一行为体的不同显现,(这种不是为常人所能观察到的神秘)统称为玄,玄的极致便是产生天地万物之所在。
==============
附2(摘自维基百科)
据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所说,爱因斯坦也有收藏《道德经》。他回忆到爱因斯坦家作客时,书架上仅有的几本书就包括《道德经》的德文译本。而许多大数据科学研究者认为,老子的方法有一些特别的可供分析大数据的启示,比如潜变量与指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