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手三部曲(之二):道不同不相为谋

枪手有三宝:教授,赚钱,队长跑

=======================

《道不同不相为谋》-赚钱

阿布们和菲兹曼们

阿布们:

从2003年入主切尔西至2007年的4年时间内,“阿布总计投入俱乐部的资金超过4亿英镑(包括收购俱乐部、偿债、转会投入和弥补每年的赤字),而每年超过1亿镑的投入可谓前无古人。因此,切尔西在短短4年就完全控制了英超的转会市场,成为英超竞技上的新“霸主”。这使得英超其他俱乐部只能望“钱”兴叹。”- 《罗曼·阿布拉莫维奇》百度百科

上面这段2007年的“百度”,有些小看了世界富豪巨头们的胃口。事实是,当一个俱乐部不再遵循经济规律时,其它俱乐部除了望“钱”兴叹外,还会有后来居上者,还会有魔高一丈者,这就是后来几年发生在英超的,外资瓜分的闹剧。
当外资入侵英超的闹剧愈演愈烈时,金钱侵蚀到足球的各个方面:俱乐部,教练,球员,球迷,以至足球本身…

2003的阿布,2005的格雷泽,都是外资对英超的强烈冲击,但本人觉得对英超来说,2008才是外资入侵的高潮,是英超足球的一个历史转折。

记得那年转会之后,包括自己在内的一些球迷们都很郁闷,因为从此以后,在英超,什么叫有钱已经没有了底线:
赤裸裸的金钱,闹哄哄的转会”,那一年,“转会到最后关头时,曼城老板他信,因面临被通缉的可能,慌忙中转手,于是半路杀出个阿拉伯的程咬金来,此君不仅逼得同城敌手曼联咬牙砸下£30m,买来了本来是£20m就可以到手的贝尔巴托夫;而且居然让阿布第一次因为钱,没有搞到自己想要的球员!
那年转会,曼联以3,075万英镑的高价从热刺买来了贝尔巴托夫,而魔高一丈的曼城为从皇马引进Robinho,抛出去了3,250万大钞。 

英超外籍老板们都是有钱的主,虽然他们完全代表着不同的人类:有玩球加洗钱的俄国寡头(阿布,乌斯马诺夫之流)和亚洲富豪(他信等),有为了赚钱的美国巨商(科轮克,格雷泽),也有就是因为有钱而花钱的阿拉伯酋长们。
阿布是一个玩足球游戏的球迷,钱花得高兴就行;格雷泽和科伦克则是比较传统的美国商人,玩得还比较有规矩,在球队管理上,他们基本延续了传统英超俱乐部的方式:教练对球队有主要决策权;而阿拉伯的富豪们则玩得没有了规矩。
但除了阿布玩足球的成分多一些外,外资收购英超俱乐部的目的,不外乎都围绕着一个“钱”字?

外资收购以前,英超传统俱乐部的球迷们很少对俱乐部的拥有者感兴趣,也很少对俱乐部的董事会成员感兴趣,大家可以读一读阿森纳第一球迷写的1967-1996的那本日记体自传《极度狂热》,当时球迷感兴趣的主要是球星,其次就是教练了,霍恩比认为:俱乐部如同一个家庭,而教练则如同家长…即便是在2003年以前,除了伦敦球迷时不时能在媒体上了解一些俱乐部高层的信息,以及少数持股的球迷外,像我们这样的外国球迷,很少有人会去关注俱乐部的财政以及上层的动向。
但外资投入后,世道就完全变了,现在很大一部分球迷最关注的似乎是俱乐部老板们的钱包?

听起来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悲哀?
当然我们还不能因此说外资投入是英超的悲哀,但事实告诉我们,有钱老板控制球队,绝对是大多数英超教练们的悲哀!
相信除了温格和(已经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爵爷,看着同行们走马灯似的你来我去,所有被收购的英超俱乐部教练们都会感觉到江山不稳;

在这些东家之中,阿布还是有些可爱的,他与我们有少许的“共同语言”,他的玩足球,有点像我们玩足球游戏,看来也是挺上瘾的。2003年他花费1.3亿英镑购买了处于经济困境的英国切尔西足球队后,又投入2亿多英镑为球队还清债务和购买舍甫琴科巴拉克赖特·菲利浦斯球星….但在切尔西这些年的夺冠队伍中,兰怕德,特里等老人还是绝对主力。而且阿布心里很清楚,一个球队的成绩好坏,教练才是第一决定因素。

于是他启动了换教练的走马灯,在十年中“挥金买笑,一掷巨万”地换了十个教练: http://roll.sohu.com/20130604/n377986902.shtml

阿布实打实地这样去玩,难免让众多痴迷于足球游戏幻觉世界中的球迷嫉妒万分…

尽管金钱笼罩着英超,但看看这几年的曼联,曼城,切尔西,利物浦,阿森纳,很明显,一个球队成绩好坏,谁能夺冠,谁能前四,并不完全因钱多钱少来决定,教练似乎才是第一重要的决定因素?

格雷泽没有俄国佬和酋长们有钱,但这几年他们夺得了最多的冠军 – 因为他们有个爵爷
阿森纳几乎是英超中转会花费最少的球队,但枪手是曼联之外的其他几个大俱乐部中,这几年唯一能始终保持前四的 – 因为我们有个教授

对阿森纳来说,除了对球队的管理外,作为教练,温格在俱乐部走向上的影响,更是远远超过了任何一个英超俱乐部的教练。在外资收购的潮流中,阿森纳能够独树一帜,除了阿森纳当时有个掌舵人菲兹曼外,还因为阿森纳有个与菲兹曼同道的教练温格。在对“钱”字的理解和处理上,在对俱乐部的管理上,他们有着与其他几大俱乐部的东家和教练们完全不同的观点。

菲兹曼们

相比阿布这些英超中的“暴发户”,菲兹曼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的英国传统足球俱乐部的“旧式贵族”。

他代表了一些传统俱乐部的管理和经营者。尽管他们都是商人,尽管赚钱也是操纵俱乐部的目的之一,但他们掌管俱乐部如同管理博物馆,建设,发展和扩大俱乐部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比如阿布之前的切尔西老板,那位于1982至2003年期间担任切尔西足球俱乐部的大股东及主席的肯尼思·威廉·贝茨(Kenneth William “Ken” Bates)

1982年,贝茨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从米尔斯家族手中买入切尔西。当时球队由于翻修斯坦福桥球场陷入财政危机,拖欠球员工资。球队由于战绩不佳,跌落至英乙联赛降级区。1992年,贝茨从作为债权人的银行手中买下斯坦福桥的所有权,并成立一家公司专门负责掌控球场的所有权和冠名权,以防止球场再度落入地产开发商手中。84年切尔西获得英乙联赛冠军,重返英甲。此后贝茨在管理俱乐部的过程中,一直着力于改善俱乐部的财政状况。在他作为切尔西主席的后期,斯坦福桥完成了大规模翻修和改造工程,贝茨也成为了当时切尔西史上最为成功的俱乐部主席之一。

当外资抢购的风潮终于在阿森纳内部引起波澜时,代表了昔日英超老板的菲兹曼,第一次出现在球迷的争论中;而在英国球迷眼中,口碑一向不怎么样的阿森纳副主席邓恩,一夜之间突然成了一部分支持收购球迷们的救世主;而喝了一杯就话多,颇受英国球迷喜爱的阿森纳主席希尔伍德,也莫名其妙地成了部分球迷炮轰的对象…
阿森纳俱乐部从内部开始动摇,我们球迷阵营也因此空前分裂…

当我们开始关注俱乐部的老板们时,为了理解现实,我们翻出了历史的画册,读到了那些已经成为历史的故事:

菲兹曼也是商人出身,一个成功的犹太钻石商。1992年,他在经济上帮助了频临困境的邓恩,加入了阿森纳董事会:

http://bbs.arsenal.com.cn/viewthread.php?tid=106292&highlight=%2Basn14

“费兹曼一直是邓恩在遭受数次生意上的挫折时,向他伸出援手的几位秘密(secret)支持者(backers)之一。邓恩操作的生意中先后至少有两个倒闭,留下了一屁股(a trail of)没有付清的贷款(unpaid creditors)。”

1)邓恩在1992年经济上的困境似乎起源于1983年:
那一年,邓恩与有争议的Esal 商品公司的Rajendra Sethia签订了一项可疑的3百万英镑的财经上的交易。Sethia一度成为当时英国最大的破产者,并因此逃离了英国。但与Sethia的这项交易,最终导致了Punjab国民银行(Punjab National Bank )对邓恩提出了一百万英镑的破产诉讼。邓恩同意赔偿欠款- 以分期付款的方式。

2)1992年时,邓恩糖业公司的被严格认证的帐目上,显示出公司的负债比公司所有的财产多出了1,100万英镑

在邓恩起诉被被驳回的同一年(1992),菲兹曼出现在阿森纳董事会,他买下了邓恩的10,000个股份,价值高于300万英镑,使邓恩足以还清其诉讼赔偿,解救了经济困境中的邓恩。

费兹曼当时公开讲述了他和戴恩在这件事上的全部关系和安排。他同意买邓恩的股份,但仍然允许这位阿森纳的副主席保留他的所有投票权(voting rights),两人当时关系相当密切,还共同拥有5%的俱乐部股份…

若不是与与Sethia的交易引起的麻烦,1983年应该是邓恩幸运的一年。那年,他的London & Overseas Sugar 糖业公司 赚了将近28.3万英镑,他花了30万英镑,买下了阿森纳的很大的一部分股份。随着一次7对1的股份发行,在1992年,邓恩拥有的阿森纳的股份提高到了42%,成为阿森纳俱乐部的老板,他拥有的股份几乎是其他几位董事控股总和的3倍。

但三年之后的1995年,邓恩由俱乐部老板的身份逐渐降为俱乐部大股东之一,而菲兹曼逐渐成了俱乐部的最大股东,有着最多的投票权。

1999年在温格的建议下,以菲兹曼为首的阿森纳董事会(邓恩除外)开始筹建阿森纳新球场。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规划,对一个位居寸土如金的伦敦足球俱乐部来说,这一规划的行使和完成堪称壮举。

球迷是俱乐部的衣食父母,球场则是一个俱乐部的经济基础。
阿森纳建新球场也是为了“赚钱”,但这是与外资投入的“赚钱”有着完全不同意义的举措,是一个长远规划,是为了俱乐部的长远经济利益。

但翻建和新建新球场无论在英国的哪个城市,都是相当艰巨的工程,更不要说在寸土如金的伦敦了。为了整修新建球场,切尔西在1982年曾一度破产,还是为了斯坦福桥完成了大规模翻修和改造工程,切尔西再度频临破产,给了阿布绝好的机会进入英超…

尽管鸟枪换炮,尽管阿布掌管下的切尔西近年来也一直企图在伦敦买块地皮建新球场,但困难重重,至今尚未达到目的。
利物浦、熱刺也都在謀求扩建或新建球场…

但也只有阿森纳,在没有外资注入的情况下,完成了修建新球场的伟业,使俱乐部的经济地位三级跳,成为世界富豪俱乐部之一。

当然,在伦敦,阿布没有希尔伍德和其他董事会成员在上层和财界的影响力,实施中有许多克服不了的困难,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没有对俱乐部的长远规划,没有菲兹曼的高瞻远瞩,也没有温格的抱负。

为了与财政界沟通,搞到更好的贷款项目,2005年俱乐部邀请了克斯维克爵士加入董事会。这位希尔伍德的朋友,在英国财界的影响力非同小可,他与希尔伍德同样毕业于艾顿,并曾是汉布罗斯银行的同事,西尔伍德曾为该银行副主席,而克斯维克曾为主席,他还是香港怡和集团主席和董事。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希尔伍德退休后,这位英国财界德高望重的爵士,成为了阿森纳的新任主席

“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丹尼在任阿森纳董事期间,怀着对阿森纳的热爱领导着俱乐部。他在俱乐部从海布里搬迁至新球场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多年不辞劳苦地工作令球队拥有了世界上最出色的体育场之一。…”-(阿森纳官网)

即使在他生病期间,菲兹曼也经常带病观看阿森纳的比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一直在为阿森纳的前程操劳,虽然无法抵挡收购的潮流,但他交给了科伦克一个有着坚实财政基础的俱乐部,而克伦科也保证依然按照阿森纳的原有模式来管理俱乐部,保证教练温格对球队继续有着主要的决定权,保证了俱乐部在变动时刻亟需的稳定。

在谈到菲兹曼时,温格说:没有菲兹曼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阿森纳。他说阿森纳欠菲兹曼太多,“他认为自己这位昔日同事、好友所做的一切贡献,都将会永远闪耀光芒。”(阿森纳官网 )

(待续)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