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公平政策和疑惑的球迷》回帖

而这些(身后没有俄罗斯寡头或阿拉伯酋长撑腰但早已扬名立万的)传统豪门最看不惯的就是这些靠金钱堆砌的俱乐部骑在他们头上…从某些程度上来说,财政公平竞争原则给这些传统豪强提供了一个不需要将自己出售就能与这些大款俱乐部公平竞争的机会。”– Arseblog

对传统豪门俱乐部是如此,对传统豪门俱乐部的球迷也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阿森纳的大部分传统球迷的态度与此博客中的观点类似,他们支持目前俱乐部的政策,希望在球场上比的是足球而不是钱包,因而不会把希望寄托在乌斯马诺夫之流身上…

阿森纳在英国最有有影响的三个球迷组织的态度都是如此:
Arseblog的这篇博客代表了他们论坛上绝大多数球迷的看法,他们论坛人数不多,但是一个最有影响的阿森纳球迷组织,这个博客曾被评为英国最佳体育博客,而博主主编的一个文集,已经被包括在俱乐部今年的会员礼包中…
阿森纳场上场下最活跃的球迷组织是Redaction,他们的态度更加鲜明:“爱阿森纳,恨乌斯马”
而股东球迷组织AST(阿森纳支持者协会),这些在年会上有发言权的球迷们,对现俱乐部的政策,也都是持支持的态度…

很遗憾,英国俱乐部被外国人收购,已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收购者基本分两大类,又有所不同:

1)阿布和阿拉伯属于一类:投钱而不是投资
阿布一掷千金是为了玩足球,前两年玩得不高兴了,裁掉了穆利尼奥,嫌他的足球不“漂亮”,并公布过不再往球队投钱(无息贷款),这次赢了欧冠,又来了劲儿,估计还会继续无息下去…
而阿拉伯酋长的一掷千金就是因为他们有钱,就是为了拥有,当然其中也会因此提高阿联酋的形象,促进他们的旅游,航空等行业,对他们自己来说动机还是正确的,但苦了英超的其他球队…
当钱控制了奖杯时,这难道不是真正热爱足球的球迷们的最大悲哀?

2)格雷泽,克伦科属于同一类:他们的目的很明确,购买俱乐部是为了投资
格雷泽之前也拥有一支运动队,所以也算从事过体育产业,但他是以曼联俱乐部作抵押,贷款买的曼联,因无法搞到阿森纳这样的低息贷款,因此曼联债务很重,遭到相当一部分球迷的反对,但格雷泽不怎么干涉球队的运作,估计时机成熟,或者还贷压力太大时,他们会卖掉俱乐部,赚一大笔钱,对他们家族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投资。

而身家26亿美元,世界上最大的体育产业大亨克伦科则是用自己的钱购买了阿森纳的股份,他与原董事会协议,不改变董事会原有政策,因此很顺利地购到了菲兹曼等原董事会成员手中的股份,曾一度因意见不合与董事会分裂的,代表了另一个阿森纳世家的尼娜-史密斯女士,最终也与董事会言归于好,将股份卖给了克伦科,成为了俱乐部的名义董事(据说原来她与董事会的分歧是因为她希望印度钢铁大亨购买阿森纳,而不是克伦科)。

克伦科与格雷则一样,也是不怎么干涉球队业务,他的投资像他的其它体育产业一样,是比较长远的投资,他遵循原董事会不分红的原则,因此不会像格雷泽那样每年需要拿俱乐部的盈利来还贷款,分红利,阿森纳的营作基本上与以前没有什么两样。

克伦科在邓恩企图制造强行收购之前,就已经与阿森纳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的身价以及在体育产业上的成功,使他成为了精明的邓恩背着董事会操作的第一人选。可惜邓恩的如意算盘没有打好,当克伦克看到以菲兹曼为首的董事会对强行收购的一致反对态度时(邓恩除外),才明白邓恩也许是不了解董事会其他人的态度,也许就是打算突然袭击,以图生米做成熟饭,总之明白了邓恩为他设计的收购路线根本行不通,于是与菲兹曼等开诚布公,在董事会不卖股份的协议到期时,克伦科就顺利地成为阿森纳最大控股的董事会成员。而邓恩在找不到其他更好的买家时,只好将股票全部卖给了乌斯马诺夫。

为了比较顺利地跟董事会打交道,乌斯马诺夫最后也决定与邓恩分手。虽然这位在苏联解体后的暴发户买阿森纳的目的,与克伦科和格雷泽差不多,也是为了投资,为了赚钱,但他与克伦科不同的是,他不仅不懂体育,而且不想遵守阿森纳股东不分红的规则,在拿到股份后的第一件事,就成了阿森纳所有大小股东中,唯一的一个要求董事会给他分红的家伙,这种急功近利,是典型的暴发户的本性。

因此指望乌斯马诺夫能像阿布或阿拉伯那样一掷千金而不图回报,是不是相当天方夜谭?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