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动物

April 4th, 2007

朋友VV 空间上的一篇文字(17 March),挺感人的…

她的这篇博客,让我想起了我的还应该继续的《家有宠物》,只是现在还没有时间和心情。

读这篇文字,实有同感,花花和欢欢,恰似我们的咪咪和咪莎,只不过咪咪来的晚,但她“自我放逐,与人保持距离,充当一个旁观者”的个性更为突出,无时无刻都想跑到屋外去,自去年被蛇咬了以后,我们真有点不敢让她到满是草木,有点深山野林味道的院子里去,但有时看着她那乞求的眼光,也不得不放她出去,她轻易不叫,只有在想出去时,才可以听见她似乎很可怜,很无奈的叫声!



下面是VV的《人与动物》:
=========================================

养了十八年的猫咪花花死了,屋子里有了空缺。
欢欢的空缺是少了个玩伴。它来时,才四个月,个头不及花花的一半。但不到一年,它就有它两个那么大了,于是便开始欺负它。花花也不示弱,出爪还击。动作之迅速,令我们唯恐欢欢避之不及,会被戳瞎眼睛。据说的确发生过此类事,幸好它们之间没有。而结果总是欢欢败下阵来。过了几招后,花花便跃上窗台,到达安全地带,不再搭理它。于是一天里其余的时间,它们便相安无事,井水不犯河水。花花走了,倒也看不出欢欢有多么忧伤,只是显得形单影只,寂寞无聊而已。它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再无其他事可干。我们很担心它会得肥胖症。暑假里女儿到新加坡去旅游,买回来一只会叫的编织球。欢欢很是高兴了一阵,拿它当宝贝似的。有时要带它出去,它竟会处于两难选择:不知是该守着球呢,还是该跟我走。可惜几个月后,球坏了,欢欢重又陷入了落寞的境地。儿子知道后,寄回来一堆狗玩具,有中国制造的,还有德国制造的,它们五颜六色 ,形态各异,全都会叫。欢欢见了,高兴得不得了,恨不得全搬到自己窝里去。不过,它面对这些玩具, 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我拿起一个表面缀满小脚印的球,给它示范了一下,于是它马上就会了。那一天,它简直玩疯了,球蹦它也蹦,球叫它也叫,两者的叫声,还真是难以分辨。就这样,欢欢有了新的玩伴,而这个球,是它的最爱,它一天里总要让它叫上几回。如果有人来电话,它必定会跑前跑后地叫人,忙得不亦乐乎,恨不得自己去接,然后便是捧住球 ,狂咬一阵,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同时也向对方揭示了自己的存在。

我的空缺是少了一个陪伴。如果说欢欢喜欢与人零距离接触,和人打成一片,甚至充当我们中的一员,那么花花则爱自我放逐,与人保持距离,充当一个旁观者。它总是静静地呆在窗台上,默默地注视我们的活动。现在它去了,窗台上变得空空荡荡的。楼下有户人家养了只八哥,会惟妙惟肖地模仿人说话,会说“你好”,还会背诵唐诗“锄禾日当午”,这样的鸟,很容易让人产生拥有欲。不过这个念头很快就打消了,且不说能否买到,光是想到要打扫鸟笼,清理鸟粪,就觉得是一大麻烦。一天逛街,看到路边有卖乌龟的,灵机一动,便买回来了一只。

乌龟的喂养十分简单省事,它整个冬天都不吃食,处于休眠状态。只要隔三差五地换换水就可。每天看着它在水缸里静静地游来游去,也不失为是一种工作的调剂和生活的乐趣。观察了一阵,渐渐摸到了它的习性。它初来时因为不熟悉环境,总是缩头缩脑,现在则会探头探脑了,见我走近,也不再害怕。每当阳光灿烂、天气暖和时,它便游得格外欢实,到了中午,还会沿着台阶,慢慢地爬到平台上来晒太阳,而且一呆就是半天,一副很惬意的样子。

就这样,猫咪之死造成的空缺弥补了,打破的平衡恢复了。

除了室内有这两只小动物,室外的窗台上常有邻家的鸽子来啄食,窗前的大树上也常有鸟儿来栖息。在一个雪天里,飞来一群绿尾喜鹊,屋顶上、树梢上全落满了,如奇观一般。有一次,我还惊奇地看到了一只啄木鸟,只见它在那里用长长的喙卖力地敲敲打打,俨然是树木的卫士。

就这样,我觉得自己是生活在一个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小环境里。
==================================================

同性恋的浅显讨论

March 25th, 2007

在《枪手论坛》的原创版块上,参加了对有关同性恋的一篇帖子的讨论,虽然浅显,但也很有意思

http://bbs.arsenal.com.cn/viewthread.php?tid=96655&extra=page%3D1&page=7

所以将自己的回帖列于下面

有一位坛友说动物不会同性恋,另一位坛友(marcheer )反驳说:

“你怎么知道动物都不会lesbian?
再说动物本来就跟人不一样,动物还不会笑呢!
同性恋是一种天生的性取向,并不是因为什么想法和心结.你我不是同性恋,也是因为天生对异性更感兴趣,同性恋和异性恋是纯粹生理上的差别,居然还有人要”上帝原谅他们”!”

于是引用回帖如下:

呵呵,不知动物会不会lesbian,但我们家的小狗咪莎就会学着她的同类SG那样对我们的小猫MM咪咪非礼!动物如果会笑就好了,我们家的咪咪总是绷着个小脸,不知道对此是高兴还是生气? 后来查了查,原来狗狗mm们做出如此类似性别混淆的举动是为了显示其“女权主义” – 或“人权”或“霸权”,总之是因为心理不平衡,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而试图以次显示其高“人”一等的地位!对不是同类的猫猫如此,让我们觉得这个咪莎需要找心理医生,但了解一下,也可能也是自然界正常现象!

动物真的和人不一样 -当人类对比其他人类,对自己没有信心时,就会故意表现出歧视他人的举动,比如希特勒,因为犹太人的经商天才,而试图灭绝犹太人,比如澳大利亚的珀琳-汉森,因为亚洲移民在澳洲的成功,住的房子开的车都比她的好,所以成立一国党,反对亚洲移民…细数那些种族歧视者,绝大多数,都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感觉到别人对他在某些方面的威胁,尤其以那些白人至上的法西斯余孽为甚!

对于中国的同性恋最早见诸于文字可能是在《杂说》中,提到:“娈童始于黄帝”——原来在氏族部落前就有了。《诗经》中就有不少是关于男同性恋间的情爱描写。 还有关于“三十六计”的故事中的“美人计”,中的美人,也会是男的!“虞侯就不爱美女。晋献公想麻痹虞侯,就听了谋臣荀息的主意,精选了一批美少年送到虞国去。这些“美人”在虞侯面前大施媚术,离间虞侯与重臣的关系,最后逼得宫之奇出逃。于是晋国顺利地灭了虞国。”

中国史书上记载的同性恋爱情故事也层出不穷。 断背山算什么?分桃断袖的典故早就让中国人了解到同性恋间的真情实感….

爱读《红楼》的朋友们,也应该理解这一点

谈到对同性恋的态度,还是我阐述过的观点,“人类因为不能容忍另类和少数,不断地在互相残杀,种族歧视,宗教歧视,性别歧视…总之,对另类或少数的歧视,可能是以后战争的根源(而很久很久以前,战争的根源可能是物质的缺少…)希特勒是个基督教徒,他除了想灭绝犹太人之外,还想杀尽同性恋…”

希特勒反对同性恋,3K党也一样反对同性恋,凡是种族歧视者,都反对同性恋,因为他们的狭隘的意识,他们对他人的不容忍

正因为人们和宗教对同性恋的态度,才会使得同性恋也会成为一种运动,为了他们的人权,他们的权利,做出一些让我那么宽容的人都有些反感的举动… 但我绝对同情他们所遭到的不公正!

在这一点上,基督教和基督教在历史上的许多次战争中扮演的角色,我们还需要去了解和理解…

相比其他宗教,最宽容和温和的可能是佛教?没有任何研究,但好像也没有听说过正宗佛教对同性恋有什么异义,没有说过他们应该受到佛祖的惩罚吧?也没有听说过他们挑起过什么战争?这里说的正宗佛教,当然不是法轮共之类…有了解者希望指教

《转帖》母亲节发起人反对礼物表孝心

March 19th, 2007

2007年03月16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3:35北京时间 07:35发表
BBC中文网


安娜反对母亲节被商业化

这个周日(18日)便是英国的母亲节,一般人都会卖花或贺卡送给母亲,以显示对母亲的重视,也显示自己的孝心。想想谁人最反对这样做?就是母亲节的发起人,也只有她最有这个资格。

母亲无疑是可爱可敬的。当你受到伤害、满肚委屈的时候,谁人给你一个拥抱、一个亲吻;只要你说一句话,就把你喜欢的食物煮好送到你面前;在你不得意的时候,谁人永远站在你那边?答案很简单,就是母亲。

为了颂扬母亲的伟大,美国人安娜·贾维斯在她母亲逝世后,便致力于这项工作,她希望能够有一个星期天是献给母亲的,那么每一个家庭便可以在教堂一起表扬母亲真正的价值。

她这个意念得到当地教会的支持,在她努力不懈地争取了将近十年后,美国当时的总统威尔逊于1914年正式把5月第二个星期天定为母亲节。

不过,在短短几年时间,母亲节变得商业化,真正的意义变了质。看到了这个情形,安娜非常反感,她试图采取行动,以母亲节国际协会的名义登记设立公司,又宣称拥有母亲节的版权。

安娜在家人的支持下,耗尽了整个家族的遗产,试图扭转对母亲节造成的破坏。她因为抗议曾经被以扰乱公安的罪名拘捕。

她在1948年过世,到她死的时候不名一文,她的抵抗母亲节商业化运动还没有成功。

安娜女士为颂扬母亲推动设立母亲节确是功不可没,不过,有多少人想过现在庆祝母亲节的方式,让安娜女士死不瞑目。

金钱买孝心

一些研究品牌的专家说,广告与一些商业手段让消费者感受到压力,好像母亲节就非得要送礼物才能够表达出对母亲的孝心。

而最普遍的母亲节礼物,就是贺卡、鲜花、香水、美容用品与怀旧的音像光盘。


鲜花是传统的母亲节礼物

在英国,母亲节是其中一个贺卡销量巨大的节日。在2005年,英国人送出了2300万张母亲节贺卡。

此外,就是数以百万计的花束,在母亲节送给母亲。

但有没有人想到在芬芳背后的悲惨故事。在一些种植鲜花的非洲国家,那些用在出口花朵上的杀虫剂,让那些工人得到皮肤病、头疼与哮喘等疾病。甚至有些化学剂更会引致流产与导致胎儿畸形。

许多人都呼吁,重拾母亲节的真正价值,抛弃这些商业元素。

许多母亲也同意这个观点,母亲网的发起人之一卢顿女士说,今年的母亲节她将会出售糕点为非洲患有爱滋病的母亲筹款,让她们得到治疗爱滋病的药物,不用把疾病传给自己的子女。

如果大家都这样做,相信这将是安娜女士最想见到的母亲节礼物。

《转帖》关于大国崛起的话题

March 17th, 2007

(作者Daping)

对央视浓墨重彩推出的那套节目,一直有话想说,在网上也看了一些评论,有几篇挺有水平。后来也就放下了。但感觉不是在一二个节目中,个别人的思路不对头。但题目很大,自己也没有理清。最近看了今年第三期的《读书》上刊登的“不可简化的崛起故事”,写得很透,平和而有理性。摘录要点思考回味之。
======================================================

《大国崛起》讲述的是过去五百年来九个国家由弱变强成为“世界性大国”的故事。这些“大国”包括:地理大发现时代率先征服海洋的葡萄牙、发现并征服新大陆的西班牙、十七世纪的海洋贸易帝国荷兰、以“日不落帝国”称霸全球两个世纪的英国、欧洲老牌帝国法国、后来居上并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选择脱亚入欧日本、创造二十世纪经济奇迹但最终走向分裂的苏联(俄罗斯)、以及仅用两百多年就从殖民地变为超级大国的美国。这些故事对于学过中学世界历史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对历史学家来说更是常识。影片为何引起如此的轰动呢?

首先影片有一个“与时俱进”的立意。一个处在“崛起”中的“大国”往往对其他大国的兴衰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

但是,影片真正引起轰动的原因应该是它对“大国崛起”的历史的梳理和解读。………影片的设计和对史料的选择表明:它要讲述一个新的历史叙事,要关注不同的大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崛起”的原因,要以开放和坦然的心态直面那些过去被忽视、避讳,甚至批判的历史。总之,与国内的世界史叙事相比,《大国崛起》不仅着眼点不同——它更关注“崛起”过程中的国家、市场、科学技术、教育和各种“英雄”人物(包括君主、政治家、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的作用——而且在历史解读中尽力保持了一种模棱两可的“价值中立”,即避免做简单的价值判断。………

…….它带给公众一种新的观察世界的角度,激发起公众对其他国家历史的关注,并在一个广大的、比较的历史背景下来思考中国的崛起。………但是它的立意和构思仍然沿袭了“先入为主”的思维模式。影片的政治兴趣并不在于探索和研究历史,而在于利用历史(或者说部分的历史)来说明一种世界观,表达一种政治情绪或者说意识形态。……..无论制作者抱有如何“中立”和“客观”的出发点,对史料和观点进行选择的本身就包含了价值取向。“价值中立”本身就是一种立场。……..《大国崛起》带给我们一个好看的历史故事,但同时又是一个不连贯的、不完整的,有时甚至是被误读了的“大国崛起”的故事。……..影片试图表现一个全球故事,但实际是是一个九国历史的拼装,缺乏一种经得起学术推敲的逻辑联系。即便在国别史的表现中,每个国家“崛起”的内容、历史跨度、叙述重点非常不同,但又没有说明原因。史实的选择也给人一种牵强的、前言不搭后语的印象。比如,影片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崛起”归功于它们首先拥有了统一的民族国家(其实,这里的‘民族国家’与后来的民族国家有天壤之别),那么,这种所谓的“民族国家”是如何形成的,没有说明,为什么能首先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没有说明。如果统一的国家对西葡的“崛起”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什么它们会在遭遇其他的君主制国家(如英国)的挑战后又如此迅速地衰落了呢?这些君主国家的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此刻欧洲的宗教战争对它们又有什么影响,都没有交代。在英国“崛起”的故事中,伊丽沙白女王时代被描述成君主制的典范,是英国进入“强国”行列的制度基础,但此刻的君主制为什么可以避免君主与贵族的冲突,而十七世纪的英国却因王室与议会的冲突导致了内在,影片都没有说明。这些故事的叙述留下了很多的漏洞。在对美国制宪会议的描述中,影片的注意力集中在华盛顿的身上,而不讨论会议争论的核心问题、达成的妥协、留下的隐患等问题,对麦迪逊和汉密尔顿等制宪会议的灵魂人物及其思想只字不提。进步运动的故事多集中在西奥多.罗斯福的反托拉斯政策上,而不涉及这项运动真正的改革内容:转换政府职能、扩大政治民主、实施“社会主义”立方、改变自由放任的市场资本主义秩序等,也无视真正推动这场运动的劳工阶级、社会主义党人、中产阶级改良者和平民党人。还需指出的是,影片在谈到美国对专利的保护时,说联邦宪法的第一条第八款是保护专利权的专门条款,其实这一款共列举了数十种应该保护的权力,保护艺术创造和技术发明只是其中的一项,这一条款最重要的联邦权力是征税权、州际贸易管理权和制定一切必要的法律的权力。

影片使用了“大国崛起”作为组织性主题,但“大国”和“崛起”恰恰是两个定义十分模糊的概念。什么是“大国”?什么叫做“世界性大国”?影片的定义非常不清楚。为什么要选择这九个国家?为什么它们的影响它们的崛起是改变了世界的轨迹,而其他的不是?事实上,影片讨论的九个“大国”是不同的国家,其性质在世界上有不同的涵义……….“大国”的使用抹杀了这些不同的“国家”在主权归属、政权性质、政府组成以及历史内涵上的深刻区别…….《纽约时报》将“大国”理解成为“dreat powers”。纵观整个影片,我认为《纽约时报》的理解更为准确和贴切。显然,作为nation(民族国家)的“大国崛起”与作为power(强国和列强)的“大国崛起”在内容和过程上是不同的。强国崛起的故事是我们熟悉的:这是一个不同列强在世界范围内利用坚船利炮建立海洋霸权、抢夺和占有他人资源、制定游戏规则、建立永久霸权的故事。而现代民族国家崛起的故事则要复杂一些,它是一个国家在发展中如何面对内部的阶级斗争、如何解决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如何定义公民的权利、如何构建国家政治、如何建立民主与法治、如何建立共享的国家核心价值观的故事。《大国崛起》用(中文)的“国”一语以蔽之,无视了“国家”(包括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形态)之间的区别,也否认了“国家”在历史过程中的变化和性质的变化。事实上,“大国”在“崛起”过程中无不发生了具有根本意义的性质变化:大革命使法国从君主制国家变成了公民国家,光荣革命将君权神授转化为君主立宪制,十月革命将俄罗斯转化为社会主义国家,内战将美国变成了联邦主权至高无上的国家等。这种意义上的国家性质的转换(或者说国家制度的转型)是“大国崛起”的最为重要的内部故事,没有它,也就没有“大国”的外部崛起,但这些内部崛起的故事却为影片所忽视。

“崛起”的概念也同样令人感到纳闷。什么叫做“崛起”?衡量一个国家“崛起”的标准是什么?影片没有清楚地说明。………在影片讨论“崛起”时,时常将“崛起”与“现代化”混为一谈,而“现代化”又是“现代文明”的表现,“崛起”因而成为一种值得讴歌的历史经历。事实上,“大国崛起”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野蛮、残酷、掠夺、强权和不文明。在结实对葡萄牙和西班牙崛起的讨论时,影片提到了美洲印地安人文明所遭受的践踏和毁灭,但影片却将另外一个“大国崛起”的故事完全忘记了,这就是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中叶方才结实的、长达三个多世纪的大西洋奴隶贸易。所有早期崛起的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以及后来的美国——都参加了这场将至少一千二百万非洲男女贩运到美洲大陆为奴的贸易。正是这项贸易刺激了大西洋海域的国际贸易,激化了大国之间对海洋霸权的争夺,但同时也为大国的“崛起”积累了原始资本。故事并没有到此为止。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推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但纺织工业所需要的棉花,则由美国南部的奴隶种植园提供。也就是说。美国南部的奴隶同时为英国和美国的“崛起”付出了代价,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美国内战的发生;美国宪法保护了技术发明,但脱棉籽机(一七九三年为耶鲁学生惠特尼发明)的发明却使更多的非洲人永久陷入奴隶制的深渊之中。我们讲述大国崛起的故事时,似乎不应该忘记:早期的“大国崛起”的故事无不沾满了非洲奴隶的鲜血,无不是在剥夺他人自由的基础上实现的。这种意义上的“大国崛起”绝非是一项一往无前的、道德崇高的事业,而是一个带有暴力、压迫和掠夺的过程。

为了刻意表现强国崛起的内部原因,影片压缩和简化了大国的对外扩张、对殖民地的掠夺等主题,在史学上做了另一种同样不明智的简化。大国崛起的行为绝不只是一种单独的、与外部环境隔绝的行为。………按照影片的构思和设计,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可以提出一些更有思想性的问题。比如,十七至十八世纪的英、法同为欧洲强国,但为什么法国最终走向了专制王权国家,而英国却走向了君主立宪的体制?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在十八世纪末先后发生,都受到了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但两者的结果为什么如此不同?德国和日本的崛起也是值得比较的题目。为什么这两个国家可以如此迅速地崛起,而在崛起之后都如此迅速地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是制度的原因,思想文化的原因,还是国际环境的原因?德国和日本的故事实际上都包含了一个“两度崛起”的故事。这两个国家之所以可以“第二次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冷战的原因。没有冷战,便没有它们的二度崛起。由此也说明,在“大国崛起”的历史中,不光是英美之间存在着继承的关系,到了二十世纪之后,“崛起”不再是一种独立的国家行为,而是一种受意识形态和经济利益控制的国际权力集团的行为。抛开这种背景谈“崛起”未免过于天真。

由此想到,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了解“大国”的“崛起‘。在观察世界历史的发展时,我们应该关注那些主要的、具有关键意义的历史发展………崛起不是一种运动,而是一个过程。一个长期的、综合的过程。与直相关的是,大国崛起的故事也不是一个由精英和英雄垄断的故事。《大国崛起》告诉我们许多“英雄创造历史”的故事。林肯便是其中的一位。但是在讲述林肯解放黑奴的故事时,我们不要忘记,推动林肯迈出这一步的内战打响之后大量黑人奴隶的自动逃离。林肯的初衷是保护美国联邦的统一而不是解放黑奴,但奴隶的自我解放行动迫使林肯和联邦政府修正了战争的目标,而事实证明,只有废除奴隶制,美国联邦才能得以幸存,后来美国的崛起也才成为可能。奴隶同样是推动“大国崛起”的英雄。

以史为鉴,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这是《大国崛起》的目的,也是一个良好的愿望,但只有把握了真实的和全部的历史之后,我们才能真正看清未来的行程。…….中国拥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曾在近代饱受“崛起的”大国的欺辱,又经历了社会主义体制下寻求“崛起”的实践,并背负着几千年之久的文明传统,这样的国家如何崛起呢?它的资源在哪里?它面临的最大挑战又是什么?它的崛起应该对时间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大。答案都需要我们通过实践去探索。《大国崛起》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必须走出一条自己的崛起之路,中国的崛起必须给所有的而不是部分的中国人带来尊严、公正、平等、自由和幸福,必须给世界的经济和政治秩序带来持久的公正和和平,只有这样的崛起才算是中国人的崛起,才算是对人类文明的较大的贡献,也才可能成为值得长久记忆和书写的历史。
======================================================

我觉得他写得好,所以才巴巴地抄了下来,帮我梳理了对《大国崛起》的感想。因为是有针对的写,所以并不是论文的写法,不能面面俱到,有些也只能点到为止,而且有些话里的意思只能看客自己去体会了。

在电视上红口白牙一说,播下的思想上的混乱,要想再去说清楚就要大费周张了,而且还常常收效甚微。这些可能对于老百姓来说关系不是很大。但愿并不影响信奉和喜欢这些论调的人,无论身居何位还能常常想到老百姓的冷暖。

[转帖]布什走访玛雅遗址留下”乌烟瘴气”

March 13th, 2007

2007年03月12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3:08北京时间 07:08发表
BBC中文网
==================================================

美国总统布什在访问了危地马拉一处古老遗址之后,当地玛雅人领袖决定进行“灵魂洗礼”,清除布什留下的“乌烟瘴气”。

为了显示美国并没有忘记拉丁美洲的邻居,布什总统对5个拉丁美洲国家进行了一次为期7天的访问。

但布什对玛雅人古都力克西姆齐(Lximche)古城遗址的访问,却引起了当地玛雅人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一个玛雅人非政府组织的负责人表示,让布什这样一个不善待移民、又发动战争的人踏上我们神圣的土地,是对玛雅人和玛雅文化的冒犯。

还有大约2,000名群众在危地马拉城举行了反对布什的示威游行,一些示威群众还向警察投掷了点燃的木棒和玻璃瓶。

抗议人群聚集在古城遗址附近,手举标语、高声呐喊”凶手、侵略者、法西斯、罪犯–布什,滚出去!”

危地马拉是布什此次拉美之行的第四站,而布什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拉美国家感到,美国并没有将它们遗忘。

本周日(11日),布什在访问哥伦比亚表示,要让南美和中美人民了解,美国很关心这些地区人民的人权状况,美国提供援助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这里的人民认识到上帝赐予他们的潜力。

月食奇观(摘自BBC新闻网)

March 7th, 2007

(2007年03月04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1:43北京时间 05:43发表)


伦敦上空月食形成的一幕。(英国:William Cooper)


月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英国:George Lovely)


这一奇观在印度也能观看到。(印度:Soham Shoney)


这是几年中英国可以观看的最好的月全食。(英国:Matt Ohman)


曼哈顿上空拍摄的月食景象。(美国:Rakesh Shah)


苏格兰的红月亮。(苏格兰:Andrew Cairns)


英国几乎各地都能看到月全食的景象。(英国:Duncan Danks)

新春愉快!

February 18th, 2007

好莱坞的反战斗士 & 流血的巴格达

January 28th, 2007

今天,成千上万的示威者在华盛顿举行反战游行,要求美国从伊拉克撤军。

“在反战示威活动中我已经有34年没有讲话了,但今天无法继续保持沉默。”- 简-芳达,这位曾经因为在1972年越战期间访问河内而引起当时许多美国人愤怒的好莱坞演员,又一次站在了反战的前沿!

她30多年前的无畏和勇敢,为世人所赞叹,现在可能绝大多数美国人看到了那场在越南发生的战争的不义,可悲的是,血腥的历史在伊拉克重演,更可悲的是,居然在今天示威群众的对面,仍有少数反对反战的美国人,像30多年前一样,称这位反战斗士为“叛徒”!

简-芳达说:“我为我们至今还要举行反战示威感到悲痛,为我们没有吸取越战的教训感到悲痛,”

与她一起才加示威活动的还有我最喜欢的两位好莱坞演员:肖恩-潘(Sean Penn)和 蒂姆•罗宾斯(Tim Robbins)

今天,当我们站在这里的时候,我们的一些美国同胞在伊拉克死去…”-肖恩-潘

我们需要的是勇气,代表美国人声音的勇气和信念,去年11月份的一个清楚的声音,这个声音说:‘我们对这场战争几经厌倦!’” -蒂姆•罗宾斯

巴格达今天依然在流血:

• 在苏尼为主的新巴格达区的市场中,今天的两次自杀性爆炸,至少导致15人死亡和55个人受伤

• 伊拉克警察说8个电脑公司雇员被一群身着警服者,在巴格达市中心绑架

• 美国军方声称在Baquba的一次空袭中,有14名可能的武装分子丧身

• 美国军方宣布,又有几位美国士兵身亡。周六在巴格达北部3名士兵被炸身亡,2名美军周五在Diyala省被路边的炸弹炸死,还有2名美国兵周四在巴格达东部被炸身亡。

水深火热-大自然的报复?

January 19th, 2007

今天早上看到BBC和The Age(澳洲主要报纸)头版头条的报道,居然都是关于异常的气候,难道大自然的报复已经开始?

The Age 新闻网页的头版头条:

《终于下雨了,但又有些地方下的太多》

早上起来,看见屋外一片潮湿,雨还在不紧不慢地悄悄地落着,一阵喜悦,昨晚看新闻,消防人员还在担心周六的气温可能再创新高,这场雨,真是解了“燃眉之急”!想起上星期又死灰复燃的烧了50天的山火,不禁心生喜悦,心生感激,松了一口气地感叹道:“真是好雨知时节啊!”

可能是在早上4,5点钟,一场好雨,随风潜入,雨丝轻柔,润物无声,心生喜悦,心生感激,空腹咖啡,格外享受!

开始琢磨怎么改改那首名诗中的第二句,但篡改经典,谈何容易?况且在春夏秋冬搞不清的墨尔本,也许“时节”只能取其更深更广的涵义。

急不可耐地端着杯子,坐在电脑前,想看一看有什么火情减缓的好消息,没想到第一入目的,却是上面那个标题:

报道第一句还很戏剧:The pitter patter of raindrops on the roof has been almost forgotten by many Victorians but that sound has been heard again in the past 24 hours . . . in some areas. – “雨落在房顶上的嘀嗒声,几乎被许多维多利亚人所忘却,但在过去的24小时内,人们又听到了那嘀嗒的声音…在有些地方。”
细看后才知,原来这场雨,下得奇怪,在不同的小范围内,以不同的姿态出现,享受到润物无声,可算是非常幸运!

在有些地方,倾盆大雨,堪称奇观(Downpour ‘phenomenal’),SES(州立紧急服务中心)在3个半小时内,接到了40多个因水灾而求救的电话。有一个超市被迫关掉,超市经理惊呼,从来没见过这么下雨的,估计“倾盆”两字已不足以描绘,她说: “The downpour was just phenomenal“, 用的形容词是phenomenal!
因为一部分商场的水已至脚踝,为了顾客安全,不得不关门停业。
报道指出,雨下得很有区域性,在 Mildura,昨天半个小时内倾盆了48mm的雨水,而在墨尔本及山火蔓延的East Gippsland,24小时只有5mm,对火势,只有稍微的缓解,唉,看来也还是称不上什么好雨,居然会让人们感到如此的水深火热!

关心了“国家”大事,再放眼全球,下面是BBC网站的头版头条:
=================================================

《Huge storms sweep northern Europe – 暴雨侵袭北欧》


巨浪侵袭法国北部Wimereux港

At least 25 people have been killed as violent storms lashed northern Europe, causing travel chaos across the region.
至少25人丧身于席卷北欧的狂风暴雨,造成整个区域旅行的混乱。

死亡人数:
英国:9人
德国:7人
荷兰:4人
捷克:3人
法国:2人

==============================

《猛烈风暴席卷欧洲多国》


大树被狂风吹倒威胁到交通

猛烈风暴席卷欧洲,引起大规模混乱,造成至少14人死亡。
英国许多地区遭受猛烈狂风袭击,在英国10人死亡,许多地方供电中断。
在德国所有铁路运输被迫中断,那里风速达到每小时160公里。
在德国和荷兰许多地区,人们被警告留在家中。
在几个欧洲最繁忙的机场,数十个航班被迫取消。
许多国家的海运渡轮公司,包括爱尔兰,法国和芬兰,也受到干扰。

猛烈风暴席卷欧洲,引起大规模混乱,造成至少14人死亡。

==============================================
《大雪天气席卷美国东部各州》


纽约市已经开始清扫积雪

一场暴风雪席卷美国东海岸大部分地区,造成了灾害天气。
据报道,至少三人死于与天气有关的事故,数百个航班取消。
天气预报部门说,包括马萨诸塞州和佛蒙特州在内的许多地区星期日(12月7日)预计将普降厚达60厘米的大雪。
美国国家气象服务局说,大雪和强风天气仍将持续,直到风暴气旋运动到海上为止。
‘继续恶化’
马萨诸塞州降雪最多,波士顿机场数百个航班被迫取消。
马萨诸塞州紧急情况管理署的公关官员贾杰对路透社说,“这场暴风雪的大头还在后面。今晚的情况将更严重。”
在新泽西州,两人死于交通事故;在宾夕法尼亚州,由于天气恶劣,一人死于所驾轿车与校车相撞的事故。
纽约市的中央公园下了23厘米的大雪,交通几乎陷于停顿。
纽约市长布隆博格说,扫雪工作将花费数百万美元,但几百辆铲雪车已经出动扫雪。
预计纽约州的降雪还将增加至少15厘米,邻近的康涅狄格州已经发布了暴风雪警报。
====================================

还有一则消息,也有点关系:

《恶劣天气阻碍观赏流星雨》


人们期待今年的流星雨不同寻常

恶劣天气妨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天文观测者一睹狮子座流星雨的高潮,但中国的多个地区则天公作美,人们有幸一睹流星雨的奇观。
这是30多年来最为壮观的流星雨。
日本东京刚入夜便阴云密布,而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部分地区则下了大雨。那里的人们深感失望。
美国各地的天文观测者报告说,在周日(11月18日)凌晨前,他们每隔数秒就能看到流星闪过,尽管这比预期的要少,但还是远多于正常情况。美国宇航局报告说,在美国东部时间凌晨4点至6点间,每小时有800至1000颗流星降落。
不同往年
狮子座流星雨发生于地球在11月份经过彗星”坦普尔塔特尔”的残留微粒时,这些微粒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开始燃烧。
今年地球会经过一片尤其厚的微粒团,天文学家希望这会造成一场流星暴雨。
彗星”坦普尔塔特尔”每33.25年绕太阳运行一周,并在稍不同于其运行轨道的地区留下微粒残留物轨迹。地球一般只遭遇这些微粒的稀少部分,最多只造成每小时10至15颗流星出现。
但彗星”坦普尔塔特尔” 上次接近太阳是在1998年,因而在太阳系内部留下了比常年密得多的残留微粒,这使今年的流星雨不同寻常。
欧洲无缘观赏
地球将经过3个不同的微粒轨迹,这些轨迹分别是彗星”坦普尔塔特尔”在1699、1767和1866接近太阳时留下的。当地球擦过这些轨迹时,流星活动可能会增多,也可能发生流星暴雨。
11月18日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0点左右,地球接近1767年留下的微粒轨迹,南美西北部、中美和北美地区适于观赏流星雨。

《战败国的苦难》读后

January 18th, 2007

人类的健忘,才会有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不是很了解,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第二次世界大战离得近一些,觉得似乎人们原本是希望一个大战会灭绝许多小战,但忘掉了战争的痛苦,可是二战后,小战还是连绵不断;

还是人类的健忘,于是才会有了越战;

当人类的健忘变本加厉,就又有了所谓的反恐战争,就会有今天血流成河的伊拉克!

人类似乎不可能接受教训,这不会只是《Star Track 》中外星人对人类的评价吧?

前几日跟一个朋友有过一段争论,他说我们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贫困国家和儿童捐款,我说我们更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反战,呼吁和平,为了我们自己!

记得当电视上出现索马里的惨景时,我们的心在流血,于是慷慨解囊,看到希望工程时,我们也有了希望,于是每月30澳元,资助过一位学童,看到大水肆虐,流离失所的乡亲们,也曾毫不犹豫地将捐款交给中国领馆…

但当我们看到伊拉克的血流成河时,愤怒 居然 使我们想去 嘲笑 募捐者!

说到这里,想起了我们热爱的皮雷,更加对这位腼腆的足球运动员能挺身而出,站在反站的前列,感到无以复加的敬佩!

每一个球队,在政治上也是有它的倾向性的,亨利高举反种族歧视的大旗,皮雷为反战,提出罢赛的义举,阿森纳球员们(不包括个别人!)对伊拉克不义之战的抗议,俱乐部在中东和平上作的些微的努力,都是我们在足球之外,热爱枪手的理由!

P.E.A.C.E.
Seek peace. Make peace. Enjoy peace. Praise peace. Be peace.

网友老猫将他博客的标题改成了以和平为主题(上),我才知道,为什么在数不清的非球迷博客中,唯独喜欢他的!

太多的感慨,但不想再继续,一个太沉重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