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听书(八):《鲁滨逊飘流记》与“知足常乐”

因为登陆困难,陆续把新浪博客上的原创转到这里

转自新浪博客:微言随语   (2021-01-26 11:34:48)

(题外话:今天是澳洲国庆,阴雨连绵,一扫前两日的燥热。想起《再谈听书》系列最后两篇,虽已成文许久,但一直没有时间整理发出来。听书还在继续,但已告一段落,开始听《黄帝内经》系列,多了学习,少了消遣。年纪大了,学习博大精深的《黄帝内经》,不能靠背诵铭记,经常是“得意忘言”,得“意”容易,但需要聆听多次,才能记住“言”,平常有时间就都在听,似乎百听不厌。好在听《黄帝内经》,夜间催眠的作用不减,为进一步保持眼神、眼力,也为了“大扫除”,清除网上网下的“垃圾”,决定不再继续写读后感,而是将十几年来没写完的一系列“连载”都逐一做个结尾,先从《再谈读书》开始吧……)

======================

去年8月初,维州进入“灾难状态”,三级禁令提升到四级,墨尔本实行宵禁,自己对上街买东西也产生了一些恐惧心理,而网购又往往买不到自己想要的货品。尤其是5公里活动范围限制,给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也把我们老两口与其他家人隔离了。我自己还好,因为好静不好动,又不喜欢太热闹,但苦了老公,剥夺了他每周总是能见到孩子们和孙儿孙女们的乐趣。这点自然对我影响也不小,于是决定找一些轻松点的著作来听。

当时还是在听主播“越读你听”,所以首选的是他演播的《鲁滨逊漂流记》。

这个故事梗概是熟知的:主角鲁滨逊随“贩奴”船出海,遇到风暴,船翻人亡,仅他一人存活,流落荒岛28年……。一般认为作者丹尼尔·迪福是受苏格兰水手的经历所启发,但也有人认为《鲁滨孙飘流记》是基于坦特尼克号三副的经历,因为作者与他同住一个区……。

当听到了第12章时,早上起来,在手机“notes”上留下了一句:“心情大好!”
再一次领会到了:知足常乐。 

在听书的同时,有参照(溜一眼)原著的习惯,有时是因为某一部分听起来觉得有问题,有时是因为某一段听不太清楚,但更经常的,是希望记录下自己最有感触的、原著中的某一段。

为避免自己罗嗦半天也说不清楚,在此节录线上电子版《鲁滨逊漂流记》中第三章的一小段: 

“用笔把这些详细地记录下来。我这样做,并不是为了留给后人看,因为我相信,在我之后,不会有多少人上这荒岛来。我这样做,只是为了抒发胸中的心事,每日可以浏览,聊以自慰。现在,我已开始振作起来,不再灰心丧气,因此,我尽量自勉自慰。我把当前的祸福利害一一加以比较,以使自己知足安命。我按照商业簿记的格式,分”借方”和”贷方”,把我的幸运和不幸,好处和坏处公允地排列出来:

祸与害:

1)我流落荒岛,摆脱困境已属无望;

2)我无法抵御人类或野兽的袭击;

3)我没有人可以交谈,也没有人能解救我……

福与利:

1)     在全体船员中,我独免一死;

2)     上帝神奇地把翻掉的船又送到海岸附近,从船上取下许多有用的东西;

3)     小岛虽荒凉,但我尚有粮食;

4)     我地处热带,即使有衣服也穿不了;

5)     在这个孤岛上,没有我在非洲看到过的那些猛兽。假如我在非洲沿岸翻了船,那又会怎样呢? 

总而言之,从上述情况看,虽然我目前的悲惨处境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但是,即使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是祸福相济,有令人值得庆幸之处。 

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能从我不幸的遭遇中取得经验和教训。那就是,在万般不幸之中,可以把祸福利害一一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到希望……”

(注:翻译简化了)

 

这段中最后几句,想来一定帮助了无数的读者?自己虽然比较理想主义、比较乐观,一般能很快从郁闷中解脱,但听书听到这一段,对自己还是很有帮助的:更快地找回了好心情。

写到这里,深感幸运,对现状的满足,使心中又一次充满感恩之情。

 

虽然这本涉及到“贩奴”历史的书中,有很多当时和现在看来都是违反法律的犯罪行为,但这毕竟是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据说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用英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小说”、还是丹尼尔·笛福59岁时所著的第一本小说,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

经典文学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这部冠有“三个第一”的小说的出版,整整比COVID-19早了300年!

One Response to “再谈听书(八):《鲁滨逊飘流记》与“知足常乐””

  1. erping says:

    近日,墨尔本又一4级禁令,一周以来,病例控制在10人以下,虽然同样是5公里限制,但我们已经没有了第一次时的焦虑,大部分人依旧在家办公,学校关了,一般商店也都关了,超市人很少,但货物充足,比较奇怪的是,厕纸又被一抢而光……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