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听书(七)老舍与狄更斯

转自:墨村二平新浪博客

自从开始听书,除了武侠,听的最多的是狄更斯的作品。一是因为演播狄更斯作品的,有几个很不错的主播,“越读你听”是自己在喜马拉雅上能搜索到的、演播狄更斯作品最多的主播了,他讲得比较清晰,而且语音、语速都不错。其他几个主播也挺好的,比如“上海贝多芬”等,印象比较深的还有孟东儒的《雾都孤儿》,演播得非常生动,在他的声音中,那个可怜孤儿狄克病弱善良的形象,让人听得心痛,听得心生爱怜。

先后还听了《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双城记》、《远大前程》等,几位主播挑选的翻译版本都很好,而他们认真精彩的演播,也让自己再一次感受到了经典的震撼。

进一步了解被称为立于“人道写实主义巅峰”的狄更斯的作品,不知为什么,总是觉得他书中体现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理想主义?那种“为了国、为了家、为了美”难道不是挺典型的理想主义吗?虽然他描述的是悲惨世界,但他的作品并没有停留在消极、黯淡的现实中,而是更多地赞扬了人性的纯真和善良,正是这些人物的形象,点亮了黑雾中的某些层面,成了救赎人性的起点,使读者和听众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
(不过时至今日,世界上的人文学者们好像也没有搞明白究竟什么是“理想主义”,所以在这里自己有这个疑问,也不足为怪,因为对这些深奥词汇的理解真是太浅显了。)

以《大卫·科波菲》为例,狄更斯在书中描写了一个个善良、美丽、智慧、或天真而对阴险毫无设防的、形形色色的正面人物,如姨奶奶、大卫大学时的同学科雷德尔、艾米莉、博士以及那位天才的智障者、大卫的偶像艾格尼丝和她的爸爸、还有因欠债而官司不断的米考夫一家……

听书时有一点自己也觉得比较奇怪,就是在《大卫· 科波菲尔》的许多善良人物中, 最让我感动的,居然是那位侏儒太太。当她打着与身材极为不相称的大雨伞来看大卫时,哭诉了她自己内心的委屈、悔恨,以及对大卫的劝告……不知道其他读者或听众会不会有同样的感受?

 狄更斯作品另一点吸引人处,就是除了对众多善良的形象充满感情的描述外,他对虚伪与邪恶的揭露更是入木三分。当听到乌利亚这个像“电鳗”一样的“卑微”小人的奸诈恶毒时,也许不少听众、读者会与我一样,恨不得进到书里扇他一大巴掌。 

伟大文学家的神来之笔就是不一样,在狄更斯的作品中,有我所读过的最善良和最恶毒的形象,而他作品中的种种幽默,却也常能感人泣下,这也许是我在听书时,感受最深的。

因此,在后来听到老舍的《四世同堂》时,很自然地就发现了自己喜欢老舍这部作品的原因,正是与喜欢狄更斯作品的原因一样,感动于两位大师作品中流露出的无处不在的苦难中的幽默,他们对善与恶清晰的爱憎分明,对平凡之中的伟大和善良的赞扬,以及对卑劣的痛斥……。

以前看过“四世同堂”的电视剧,并没有太多的感触,但这部描叙日寇践踏下的北京城的小说,却让人体验到了大师的经典。书中所写,并不是老舍的亲历,老舍当时已在南方,但他对北京、对北京人根深蒂固的了解和理解,使他能演绎出一部堪称史诗的画卷。

因为有了电视剧,估计大家对老舍这部作品中的正、反面人物的印象都会很深,比如电视剧中那个老幼皆知的反面人物大赤包等,此处就不再累述。

书中的一些善良坦诚的人物给我的印象更加深刻:比如善良的祁老人做寿,不忘日本老妇的帮助,送去英国朋友送来的一点白面做的寿桃;比如北京大妈的热忱、助人的李四妈、勇敢的刘太太(为了帮助他人去战乱的北方乡下用衣服换小米)……还有在事实中锻炼了的裕梅,她的心胸开阔,看到了中国的山与海。

与狄更斯小说不同之处,就是书中还描述了一些与恶势力勇敢抗争的群体,那些北京平民中的英雄。这本书是在解放以前出版的,因此书中没有燕京一带敌后抗日的八路军,只有节节败退的国军,一座座城池的沦陷,让北京父老们一次次地失望……。但猎手和诗人们,在山里,在城中,做一点是一点,那位一人抗日的钱先生,将自己比喻成鳝鱼盆中的泥鳅,他说,泥鳅动,带动鳝鱼,才不至于大家都闷死。正是这种信仰的力量,爱国的决心,才能使苦难深重的北京父老们,在铁蹄下顽强地抗争,坚持黎明的到来。

老舍与狄更斯作品之间的息息相通,也必然是有原因的,就像我在前面《再谈听书(四)》中讲到的,高尔基与罗曼罗兰作品有着思想上的交织,因为他们同处一个时代,受到了相同思想理念的影响。

而此处谈到的两位文学巨匠虽然身处不同的年代和环境,但后者深受前者的影响,也是有因可查的。在查找狄更斯作品时,在wiki上狄更斯的词条中,发现老舍在阅读狄更斯作品后,体会到“不必在意中国小说文体的拘束:‘写就好,管他什么’”。 

人老了,记忆力减退无可避免,尤其是像我这样在中学时就糊里糊涂、漏斗一样的脑袋,到了古稀之年,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脑海里库存的信息似是而非,就更是需要借助其它外来的信息了。感谢互联网,尤其要感谢一些比较靠谱的信息网站。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