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April 6th, 2016

杨成武1941年反扫荡中的故事(节录)

Wednesday, April 6th, 2016

转自YANXIN博客

1941年反扫荡,早在8月初,杨成武未雨绸缪,已经预先将一分区司令部、政治部那些没有战斗力的文职干部进行了疏散。这些干部,当年就像后来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样,或者有组织隐蔽(大都是不熟悉易县本地地形的外地干部)、或者分散隐蔽(几乎都是易县参加八路军的本地干部)。但是在日伪军大扫荡的反复冲击中,一个月后,到9月初,原属于“有组织集体隐蔽”的那些外地干部,许多人已经与大队失散,在三三两两的自由聚集起来自己游荡。

细心的人如果总结这段历史,可以从中发现明显的历史差异。

在1941年大扫荡以前的1939、1940两年,杨成武都是亲自率领一分区机关大队进行转移。而且,1939、1940这两年转移的地点,都是完县与唐县的结合部,毗邻葛公村的洪城村一带。唯独1941年的这次反扫荡转移,杨成武已经明显感觉到形势的严峻与危机,所以由他亲自带领转移的队伍被大大缩小,从原来的两百多干部减少到五十余人。这五十余人,只涵括了三种人:党政军的领导干部,掌握电台和密码、文件的机要干部,以及帮助掌握部队、指挥作战的军事辅助干部。没有独立作战能力的政工干部不涵括在内。

鬼子的大扫荡在即,一分区政治部那些没有武装的干部们都在哪里?

他们在政治部总支书记朱利的带领下,上了狼牙山,跟邱蔚带领的一团团部的干部们在一起。在朱利带领的这些集体行动的政治部干部中,基本上都是由不熟悉易县地形、也不熟悉易县当地口音的外地干部组成。

那些易县本地参加八路军的干部都在哪里?

他们大都选择了自己寻找地方的隐蔽方式。而他们选择的地方,是由易县本地人组成的二十五团控制的地区,易县西部的富岗、牛岗一带。那时有传言说:担任扫荡鬼子向导的赵玉昆伪军部队,大都由易县子弟组成,很多人的亲戚、乡亲、邻里都在二十五团,所以大扫荡中二十五团的处境和控制地区应该会好一些。

这就是1941年大扫荡,前后共计六十六天,为史上时间最长。但你从杨成武布置作战任务的部队中、从一分区史的作战记录中、从战后一分区向晋察冀军区的总结汇报中,都找不到有关二十五团的任何记载,这是当时的具体情况所造成的。

平心而论,客观地说,1941年开始的日军大扫荡,失去了大规模有组织主动还击能力的八路军只能避开日军锋芒,“游而不击”的隐藏躲避。当时,一分区干部主要面临着三种状况:成功隐蔽躲避开日军主力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为最好的结局,第一种状况多发生在熟悉易县地理环境的本地干部的身上;虽与敌发生冲突但能及时避开而少受损失为第二种状况,比如杨成武亲率的一分区机关大队;被日军围住损失惨重但仍有不少人能最后脱身为第三种状况,多发生在不熟悉易县、涞源县地理环境的外地干部身上。蔺柳杞,还有解放后担任吉林省文物局局长的吴文光都在其内。

这些与大队失散后三三两两自己游荡的干部们,确切数字不知道有多少?偶然中,与杨成武亲自率领的一分区机关大队相遇,那种喜悦的心情难以言表。但这种偶遇,也使得杨成武的机关大队从原来的五百多人,骤增到七百多人。而且,新增加的这一百多人近二百人,大都是没有战斗能力的文职干部。

好了,当初疏散一分区非战斗人员,成立杨成武亲率的这个机关干部大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要优先保护领导干部和指挥机关的安危吗?你们这许多非战斗人员一汇合,不就违反了当初的初衷吗?

当时忧心忡忡的参谋长黄寿发,悄悄拉着李青川向杨成武汇报:如何处理这些汇集而来的非战斗干部?是留下?是疏散?还是原地坚壁?据说杨成武想都不想,坚决地回答:这些干部都带走,跟我们一起走,我们走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都是我们自己的同志嘛,为什么还要分开?

在这以后,杨成武带领的这七百人大队从涞源县经易县、满城县、完县南下,打算隐蔽在唐县、完县的结合部地区。这个地区,杨成武的一分区在1939、1940年屡次在此地隐蔽,鬼子很少来。但1941年的情况不同,杨成武行进的完县花塔山地区的时候,发现误进到鬼子的包围圈里,于是迅速折返,这才有了梯子构突围的故事。

依旧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这些昔日的一分区干部们齐聚在杨成武的家中,畅谈起往事,感慨地说:当年不是杨司令心存善念,拉上我们一起走,有多少人根本看不到今天的场面?

一个人之所以被称作是“好人”还是“坏人”,不是由于他在共产党内的地位所决定的,而是他的道德的展现。所以,共产党领导干部中有许多“坏得掉渣”的人存在,就清楚说明了这个道理。

 而一个人道德的展现,往往在那些不引人注目的微小事情上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深思、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