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关于大国崛起的话题

(作者Daping)

对央视浓墨重彩推出的那套节目,一直有话想说,在网上也看了一些评论,有几篇挺有水平。后来也就放下了。但感觉不是在一二个节目中,个别人的思路不对头。但题目很大,自己也没有理清。最近看了今年第三期的《读书》上刊登的“不可简化的崛起故事”,写得很透,平和而有理性。摘录要点思考回味之。
======================================================

《大国崛起》讲述的是过去五百年来九个国家由弱变强成为“世界性大国”的故事。这些“大国”包括:地理大发现时代率先征服海洋的葡萄牙、发现并征服新大陆的西班牙、十七世纪的海洋贸易帝国荷兰、以“日不落帝国”称霸全球两个世纪的英国、欧洲老牌帝国法国、后来居上并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选择脱亚入欧日本、创造二十世纪经济奇迹但最终走向分裂的苏联(俄罗斯)、以及仅用两百多年就从殖民地变为超级大国的美国。这些故事对于学过中学世界历史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对历史学家来说更是常识。影片为何引起如此的轰动呢?

首先影片有一个“与时俱进”的立意。一个处在“崛起”中的“大国”往往对其他大国的兴衰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

但是,影片真正引起轰动的原因应该是它对“大国崛起”的历史的梳理和解读。………影片的设计和对史料的选择表明:它要讲述一个新的历史叙事,要关注不同的大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崛起”的原因,要以开放和坦然的心态直面那些过去被忽视、避讳,甚至批判的历史。总之,与国内的世界史叙事相比,《大国崛起》不仅着眼点不同——它更关注“崛起”过程中的国家、市场、科学技术、教育和各种“英雄”人物(包括君主、政治家、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的作用——而且在历史解读中尽力保持了一种模棱两可的“价值中立”,即避免做简单的价值判断。………

…….它带给公众一种新的观察世界的角度,激发起公众对其他国家历史的关注,并在一个广大的、比较的历史背景下来思考中国的崛起。………但是它的立意和构思仍然沿袭了“先入为主”的思维模式。影片的政治兴趣并不在于探索和研究历史,而在于利用历史(或者说部分的历史)来说明一种世界观,表达一种政治情绪或者说意识形态。……..无论制作者抱有如何“中立”和“客观”的出发点,对史料和观点进行选择的本身就包含了价值取向。“价值中立”本身就是一种立场。……..《大国崛起》带给我们一个好看的历史故事,但同时又是一个不连贯的、不完整的,有时甚至是被误读了的“大国崛起”的故事。……..影片试图表现一个全球故事,但实际是是一个九国历史的拼装,缺乏一种经得起学术推敲的逻辑联系。即便在国别史的表现中,每个国家“崛起”的内容、历史跨度、叙述重点非常不同,但又没有说明原因。史实的选择也给人一种牵强的、前言不搭后语的印象。比如,影片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崛起”归功于它们首先拥有了统一的民族国家(其实,这里的‘民族国家’与后来的民族国家有天壤之别),那么,这种所谓的“民族国家”是如何形成的,没有说明,为什么能首先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没有说明。如果统一的国家对西葡的“崛起”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什么它们会在遭遇其他的君主制国家(如英国)的挑战后又如此迅速地衰落了呢?这些君主国家的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此刻欧洲的宗教战争对它们又有什么影响,都没有交代。在英国“崛起”的故事中,伊丽沙白女王时代被描述成君主制的典范,是英国进入“强国”行列的制度基础,但此刻的君主制为什么可以避免君主与贵族的冲突,而十七世纪的英国却因王室与议会的冲突导致了内在,影片都没有说明。这些故事的叙述留下了很多的漏洞。在对美国制宪会议的描述中,影片的注意力集中在华盛顿的身上,而不讨论会议争论的核心问题、达成的妥协、留下的隐患等问题,对麦迪逊和汉密尔顿等制宪会议的灵魂人物及其思想只字不提。进步运动的故事多集中在西奥多.罗斯福的反托拉斯政策上,而不涉及这项运动真正的改革内容:转换政府职能、扩大政治民主、实施“社会主义”立方、改变自由放任的市场资本主义秩序等,也无视真正推动这场运动的劳工阶级、社会主义党人、中产阶级改良者和平民党人。还需指出的是,影片在谈到美国对专利的保护时,说联邦宪法的第一条第八款是保护专利权的专门条款,其实这一款共列举了数十种应该保护的权力,保护艺术创造和技术发明只是其中的一项,这一条款最重要的联邦权力是征税权、州际贸易管理权和制定一切必要的法律的权力。

影片使用了“大国崛起”作为组织性主题,但“大国”和“崛起”恰恰是两个定义十分模糊的概念。什么是“大国”?什么叫做“世界性大国”?影片的定义非常不清楚。为什么要选择这九个国家?为什么它们的影响它们的崛起是改变了世界的轨迹,而其他的不是?事实上,影片讨论的九个“大国”是不同的国家,其性质在世界上有不同的涵义……….“大国”的使用抹杀了这些不同的“国家”在主权归属、政权性质、政府组成以及历史内涵上的深刻区别…….《纽约时报》将“大国”理解成为“dreat powers”。纵观整个影片,我认为《纽约时报》的理解更为准确和贴切。显然,作为nation(民族国家)的“大国崛起”与作为power(强国和列强)的“大国崛起”在内容和过程上是不同的。强国崛起的故事是我们熟悉的:这是一个不同列强在世界范围内利用坚船利炮建立海洋霸权、抢夺和占有他人资源、制定游戏规则、建立永久霸权的故事。而现代民族国家崛起的故事则要复杂一些,它是一个国家在发展中如何面对内部的阶级斗争、如何解决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如何定义公民的权利、如何构建国家政治、如何建立民主与法治、如何建立共享的国家核心价值观的故事。《大国崛起》用(中文)的“国”一语以蔽之,无视了“国家”(包括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形态)之间的区别,也否认了“国家”在历史过程中的变化和性质的变化。事实上,“大国”在“崛起”过程中无不发生了具有根本意义的性质变化:大革命使法国从君主制国家变成了公民国家,光荣革命将君权神授转化为君主立宪制,十月革命将俄罗斯转化为社会主义国家,内战将美国变成了联邦主权至高无上的国家等。这种意义上的国家性质的转换(或者说国家制度的转型)是“大国崛起”的最为重要的内部故事,没有它,也就没有“大国”的外部崛起,但这些内部崛起的故事却为影片所忽视。

“崛起”的概念也同样令人感到纳闷。什么叫做“崛起”?衡量一个国家“崛起”的标准是什么?影片没有清楚地说明。………在影片讨论“崛起”时,时常将“崛起”与“现代化”混为一谈,而“现代化”又是“现代文明”的表现,“崛起”因而成为一种值得讴歌的历史经历。事实上,“大国崛起”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野蛮、残酷、掠夺、强权和不文明。在结实对葡萄牙和西班牙崛起的讨论时,影片提到了美洲印地安人文明所遭受的践踏和毁灭,但影片却将另外一个“大国崛起”的故事完全忘记了,这就是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中叶方才结实的、长达三个多世纪的大西洋奴隶贸易。所有早期崛起的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以及后来的美国——都参加了这场将至少一千二百万非洲男女贩运到美洲大陆为奴的贸易。正是这项贸易刺激了大西洋海域的国际贸易,激化了大国之间对海洋霸权的争夺,但同时也为大国的“崛起”积累了原始资本。故事并没有到此为止。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推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但纺织工业所需要的棉花,则由美国南部的奴隶种植园提供。也就是说。美国南部的奴隶同时为英国和美国的“崛起”付出了代价,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美国内战的发生;美国宪法保护了技术发明,但脱棉籽机(一七九三年为耶鲁学生惠特尼发明)的发明却使更多的非洲人永久陷入奴隶制的深渊之中。我们讲述大国崛起的故事时,似乎不应该忘记:早期的“大国崛起”的故事无不沾满了非洲奴隶的鲜血,无不是在剥夺他人自由的基础上实现的。这种意义上的“大国崛起”绝非是一项一往无前的、道德崇高的事业,而是一个带有暴力、压迫和掠夺的过程。

为了刻意表现强国崛起的内部原因,影片压缩和简化了大国的对外扩张、对殖民地的掠夺等主题,在史学上做了另一种同样不明智的简化。大国崛起的行为绝不只是一种单独的、与外部环境隔绝的行为。………按照影片的构思和设计,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可以提出一些更有思想性的问题。比如,十七至十八世纪的英、法同为欧洲强国,但为什么法国最终走向了专制王权国家,而英国却走向了君主立宪的体制?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在十八世纪末先后发生,都受到了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但两者的结果为什么如此不同?德国和日本的崛起也是值得比较的题目。为什么这两个国家可以如此迅速地崛起,而在崛起之后都如此迅速地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是制度的原因,思想文化的原因,还是国际环境的原因?德国和日本的故事实际上都包含了一个“两度崛起”的故事。这两个国家之所以可以“第二次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冷战的原因。没有冷战,便没有它们的二度崛起。由此也说明,在“大国崛起”的历史中,不光是英美之间存在着继承的关系,到了二十世纪之后,“崛起”不再是一种独立的国家行为,而是一种受意识形态和经济利益控制的国际权力集团的行为。抛开这种背景谈“崛起”未免过于天真。

由此想到,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了解“大国”的“崛起‘。在观察世界历史的发展时,我们应该关注那些主要的、具有关键意义的历史发展………崛起不是一种运动,而是一个过程。一个长期的、综合的过程。与直相关的是,大国崛起的故事也不是一个由精英和英雄垄断的故事。《大国崛起》告诉我们许多“英雄创造历史”的故事。林肯便是其中的一位。但是在讲述林肯解放黑奴的故事时,我们不要忘记,推动林肯迈出这一步的内战打响之后大量黑人奴隶的自动逃离。林肯的初衷是保护美国联邦的统一而不是解放黑奴,但奴隶的自我解放行动迫使林肯和联邦政府修正了战争的目标,而事实证明,只有废除奴隶制,美国联邦才能得以幸存,后来美国的崛起也才成为可能。奴隶同样是推动“大国崛起”的英雄。

以史为鉴,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这是《大国崛起》的目的,也是一个良好的愿望,但只有把握了真实的和全部的历史之后,我们才能真正看清未来的行程。…….中国拥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曾在近代饱受“崛起的”大国的欺辱,又经历了社会主义体制下寻求“崛起”的实践,并背负着几千年之久的文明传统,这样的国家如何崛起呢?它的资源在哪里?它面临的最大挑战又是什么?它的崛起应该对时间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大。答案都需要我们通过实践去探索。《大国崛起》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必须走出一条自己的崛起之路,中国的崛起必须给所有的而不是部分的中国人带来尊严、公正、平等、自由和幸福,必须给世界的经济和政治秩序带来持久的公正和和平,只有这样的崛起才算是中国人的崛起,才算是对人类文明的较大的贡献,也才可能成为值得长久记忆和书写的历史。
======================================================

我觉得他写得好,所以才巴巴地抄了下来,帮我梳理了对《大国崛起》的感想。因为是有针对的写,所以并不是论文的写法,不能面面俱到,有些也只能点到为止,而且有些话里的意思只能看客自己去体会了。

在电视上红口白牙一说,播下的思想上的混乱,要想再去说清楚就要大费周张了,而且还常常收效甚微。这些可能对于老百姓来说关系不是很大。但愿并不影响信奉和喜欢这些论调的人,无论身居何位还能常常想到老百姓的冷暖。

Leave a Reply